世卫组织给阿斯巴甜判死缓了?关于致癌物我们有话说

还记得半个月前闹的沸沸扬扬的“世卫或将把阿斯巴甜列为致癌物质”事件吗?

今天世卫官方发通告说明啦,宣布“阿斯巴甜被评估为2B类致癌物”。

一听到“癌”是不是涩涩发抖,手里的可乐顿时不香了?

上次还有孕妈妈跟我们留言说“喝了可乐,很担心宝宝的健康。”

真的别慌!看完小栗子这篇文章,把小心脏放回肚子里吧!

世界卫生组织将致癌物分为1类、2类、3类,分级的依据是证据的充分程度:

●1类是明确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物质

●2A是可能性较高,2B类是可能性较低

●3类是不明确的

1类致癌物包括:含有黄曲霉素的霉变坚果、酒精饮料、烟草、槟榔、加工肉类、中式咸鱼等。

像是红肉、炸物、高于65℃的饮品都属于2A类,阿斯巴甜这位2B小弟,还排在炸鸡薯条大哥们后面呢!

和阿斯巴甜同属2B类致癌物的有300多种。比如柏油路上的沥青、加工食品用的卡拉胶、汽油都是2B类。

除此之外,你可能会担心阿斯巴甜的代谢毒素问题。

阿斯巴甜是从两种常见的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生产而来,人吃了之后,在体内可以迅速代谢为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和甲醇[2]。

甲醇本身有毒,但阿斯巴甜甜度高,用量很少,其实在体内产生的甲醇量也很小。吃其他天然食物,比如苹果也会代谢产生甲醇的。

至于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很多食物蛋白质中都有,竹笋的鲜味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它们贡献的,一般人也不需要担心吃了会干扰身体的氨基酸平衡。

苯丙酮尿症患者由于无法正常代谢苯丙氨酸,所以要避免食用含有阿斯巴甜的食物,以免苯丙氨酸堆积,导致器官受损。

与其担心偶尔喝的那一两瓶可乐,不如从不抽烟喝酒、少吃高加工食品开始防癌吧!

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推荐量是:每公斤体重每天不超过40mg。

假设没有从其他食物来源摄入,一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无糖软饮料,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喝9-14罐以上才能超过最大每日摄入量。

我们按50kg体重算,那这个“警戒线”就是2g/天。

一瓶(330ml)无糖可乐的阿斯巴甜含量约为50~100mg,想要喝到这个数,怎么也得喝个20瓶!这得喝到吐吧?

一包“怡口糖Equol”的阿斯巴甜含量大概是37mg[4],如果你喝咖啡、吃甜品需要放这种代糖,一次两包,一天喝两杯,也还不到警戒线的10%。

所以,咱就不用太担心了。现实世界中,也还没有发现超过警戒线的情况。

比如一项关于人工甜味剂与癌症风险的大规模队列研究中,纳入研究的10万多人阿斯巴甜日摄入量都低于40mg/每公斤体重[1]。

当然,可以吃,不等于鼓励吃代糖。早前世卫组织就已经提醒我们:喝无糖饮料、使用各种甜味剂,对减肥、对预防各种慢性病是没有什么益处的。

想吃糖是正常的欲望,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事,只要不过量就好啦!

读到这里,相信很多小伙伴已经把心放进了肚子里。

但一定也有谨慎的小伙伴,抱着“宁可错杀一千,也绝不放过1个”的心态,咬牙把阿斯巴甜拉进了黑名单里。

本着“把健康饮食变成一件轻松享受的事”的传播理念,小栗子再来给大家宽宽心!

致癌物类别≠致癌强度

1类致癌物只说明证据等级高,并不说明致癌强度。

烟酒、槟榔、腊肠、咸鱼这一类的一类致癌物......能不吃就不吃,但逢年过节偶尔喝喝酒、吃点传统的腊肠咸鱼,也不需要太担心。

接触致癌物,不一定会患癌

只能说患癌风险增高。所以偶尔吃了一些剩菜、喝了一瓶代糖可乐,真没必要过度担心。

致癌物对每个人作用不同

每个人细胞修复能力不同,基因也有多态性。所以会有「某某抽了一辈子烟,喝了一辈子酒也好好的」这种说法。

但你愿意抽烟喝酒吃槟榔亲身试验一下自己的细胞修复能力吗?

致癌性≠毒性

火腿培根、油炸烧烤,致癌物并不都具有急性毒性。反过来,不是致癌物也不代表一定安全。

关于致癌物的饮食原则,小栗子也再给大家总结一下:

1.烟酒槟榔、有可能含有黄曲霉素的自制花生油、花生酱,能不吃就别吃。别拿自己的身体实验,等着阎王来夸你身体好。

2.加工肉、腌菜剩菜(主要是绿叶菜)、烧烤炸物,尽量少吃。剩菜剩饭,及时放进冰箱;炒菜时放蒜瓣,吃腌菜、剩菜后再吃点水果,都能阻碍亚硝胺的形成。

3.超过65℃的热水、热菜、热饭,凉一凉再吃。长期饮用超过65℃的饮料,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趁热吃没毛病,但要吹一吹。吹到刚好入口不烫的温度,就可以了~

4.红肉适量吃。红肉可能会增加结肠癌风险,我国膳食指南建议,每天畜禽肉50~75g,大约是一个手掌心的大小。尽量选瘦肉。

关于代糖,我们之前也写过很多科普,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开看哦!

参考资料

[1]Debras C, Chazelas E, Srour B, Druesne-Pecollo N, Esseddik Y, Szabo de Edelenyi F, Agaësse C, De Sa A, Lutchia R, Gigandet S, Huybrechts I, Julia C, Kesse-Guyot E, Allès B, Andreeva VA, Galan P, Hercberg S, Deschasaux-Tanguy M, Touvier M. Artificial sweeteners and cancer risk: Results from the NutriNet-Santé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PLoS Med. 2022 Mar 24;19(3):e1003950.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3950. PMID: 35324894; PMCID: PMC8946744.

[2]Czarnecka K, Pilarz A, Rogut A, Maj P, Szymańska J, Olejnik Ł, Szymański P. Aspartame-True or False? Narrative Review of Safety Analysis of General Use in Products. Nutrients. 2021 Jun 7;13(6):1957. doi: 10.3390/nu13061957. PMID: 34200310; PMCID: PMC8227014.

[3]https://www.who.int/news/item/14-07-2023-aspartame-hazard-and-risk-assessment-results-released

[4]https://www.uab.edu/shp/nutritiontrends/recipes-food-facts/food-facts/artificial-sweeteners#:~:text=A%20packet%20of%20Equal,contains%2037%20milligrams%20of%20aspartame.

编辑 | 茉莉

设计 | 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