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青銀共居生活圈!67戶全齡宅「0到百歲都宜居」
这是一个沧海化为桑田、荒野变成聚落的故事。
静宜大学社工系教授纪金山打破旧有概念,催生出全台首间青银共居的聚落。 记者黄仲裕╱摄影
6年前,这里是台中北势溪畔荒地,方圆几里渺无人烟;3年前,它以马卡龙色货柜屋成为网美拍照热点,日涌1700名游客;今年5月将成全台第一个青银共居聚落─「好好」聚落,一个「老后宜居」的多功能生活圈。
67户全龄宅 鼓励走出屋外
「有人问我,你是在盖养老院吗?当然不是,它不是养老院,也不是老人宅,我们称它『通用住宅』。」催生好好聚落的静宜大学社工系教授纪金山说,「通用住宅」试图打造从0到100岁都可以自主活动的空间、适合跨世代生活的场域。
好好青银共居聚落五月将有人入住。 记者黄仲裕╱摄影
住宅6层楼共67户只租不售,只有5间是2房1厅的大房间,其余都是11坪的小房。「不要有太多私人空间」,纪金山笑说,透过设计,让彼此有更多机会在公共空间交流。
所以,这栋6楼的建筑,有10个交谊厅和很多公共设施,每层楼都有1个年轻人房。
马卡龙色货柜小屋成为网美拍照热门景点。 图╱好好聚落提供
「乖孙」要服务 长辈能贡献
纪金山希望在此发展无血缘的「新家人关系」,想入住的年轻人必须提出1周至少30小时服务的「乖孙计划」,说明要提供长者什么服务。希望透过流动的年轻人为住宅带来活力。
硬体上,「好好」方便长者在老后仍有舒适的居住空间,但很多询问者看重的是它的「软体」,包括课程、活动、工作机会、长照申请以及各类日常生活服务等等。
住宅1楼是「有本生活坊」旗舰店,它是纪金山创立的社会企业,为年长者整合并提供长照服务。例如林爷爷轻度中风出院后,左脚微瘫还插着导尿管,正烦恼要不要请外劳,去有本生活坊咨询后,生活坊有居服员或照服员资格的员工,帮他申请助行器,并建议可先用长照2.0资源申请照服员,以及物理治疗的复健服务。
纪金山希望,当一个人老化时能够有更多的选择,透过整合服务系统,依然可以留在喜欢的熟悉场域中生活,而非只能在「住安养院」或「外劳照顾」中二选一。
好好聚落里的木工坊会不定期推出木工课程。 图╱好好聚落提供
聚落里有各种手作工坊、农场,定期推出课程,长者可以上课,或者贡献专长成为讲师,不仅有收入,还能发展新职涯。
聚落也和邻近的光田医院和静宜大学合作。光田提供住户医疗服务;静宜则提供工作与学习,未来还要推国际换宿,让住户不仅可世代交流,也可接触来自不同国家的人。
台中沙鹿区「好好聚落」,是全台第一个青银共居的实验聚落。 记者黄仲裕╱摄影
打造熟龄生活圈 共享还要共荣
好好聚落总共只有50个长者住户名额,「住满不是问题,谁来住才是问题」。纪金山强调,「共享」是核心价值,他期待住户带着对未来的想像、可共享的资源入住。他和每个想入住的人聊:「为什么想来住?有什么要和大家共享?」让这群人可以共同写下「好好聚落」的未来。
虽然纪金山对外都说「入住无年龄限制」,但他心中未来住户模样是这样:大约75岁、独居、有点钱,身边没有家人或家人无照顾能力,只要卖掉房子,就可移居于此。
在6年前,聚落所在地还是一片荒芜。 图╱好好聚落提供
整地6年养绿意 等待写故事的人
「我设计的是假的,人家用生命故事写的,才是真的」,对纪金山来说,把此当成社会价值的实验场,落实青银共居生活圈,只是开始,终极目标是打造独一无二的老后宜居场域,这个愿景,得靠住户来实现。
2014年,好好聚落整地植草种树前,官网有这样一段文字描绘聚落的未来——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 桃花源记
6年过去,绿草大树活了、阡陌交通建立了,这里有良田有美池、四季会有不同的植物开花,桃花源建好了,只差那些愿意在此生活、写故事的人了。
「好好」入住费用
分为「入会费」、「生活费」与「会员服务年费」3种,入会费愈高,每个月须缴的生活费愈低。「入会费」及「生活费」收费如下,另收「会员费」约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