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故事丨我从天梯上的村庄来

(原标题手绘故事丨我从天梯上的村庄来)

“我从天梯上的村庄来”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骆云莲网名古路村是她出生的地方。

古路村五组,悬崖下面是波涛翻滚的大渡河

古路村坐落于四川雅安市乐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交界处平均海拔2000多米,至今不通公路,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天梯村”。旁边的大渡河奔腾不息,悬崖高耸入云。

听老人们说,过去进出古路村的“路”是一条条铺悬于绝壁上、用扁担藤和木棍编成的藤梯。到了20世纪60年代,建设成昆铁路时,铁道兵村民们进出山困难,将藤梯改成了铁梯

2002年,政府出资10万元,古路村村民投工投劳,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不到1米宽的骡马道。全村100多户居民第一次有了能踏踏实实踩的路,却依然险峻无比。

村民赶着骡马走在小道上(2012年摄)。

2006年,骆云莲被推选为古路村妇女主任。4年后,她又全票当选村支书。2013年2月,骆云莲当选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骆云莲心中一直有个未圆的梦——给古路村的老百姓修条像样的路。

“古路村是典型的中高山区,老百姓有脱贫的积极性,也有土地,可不管发展什么产业交通跟不上,运输、销售都是空谈。交通成为当地老百姓脱贫奔小康的最大瓶颈。”骆云莲说。

骆云莲(右)在古路村六组一户村民家调研。

2013年“4·20”芦山地震发生后,骆云莲找到当地交通部门,希望借灾后重建打通古路村通往外界的路。经过汉源县和省交通部门的考察估算,投资最少的方案也需要3800多万元。

“古路村只有100多户400多人,投入如此高的成本修路是否现实?人们世居于此,山下没有土地,异地搬迁也不可能。未来的古路村,出路在哪里?”骆云莲陷入了沉思。

通往古路村的骡马道

就在她为修路苦恼的这几年,拥有崎岖险峻骡马道的古路村渐渐受到“驴友”们青睐,他们慕名而来,高峰时每天达到上千人。

2014年,在精准扶贫工作的推动下,县政府出资300多万元,把村里的骡马道修上了护栏硬化了路面,凿上了台阶,昔日的绝壁小道成了一条相对安全的观光道。

已经加装护栏的骡马道

“古路村人口不多,运输货物以农产品为主,一条索道足以满足运输需求;这里的特色是 古 和 险 ,修公路会破坏原有的风貌,使其失去神秘感。”专家组的意见让骆云莲开始重新思考修路计划。

“架条索道,依托大渡河国家地质公园,完全可以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新路!”她的思路得到了渐渐尝到甜头乡亲们的赞同。

新修建的索道

2016年8月,一条跨度750米的索道建成了。几千斤物资通过索道,从对面通公路的山头运到古路村斑鸠嘴只用了3分钟。在过去,这需要动用几十头骡马,在绝壁上走上两三个小时。这条索道成为当地人心中的“天路”。

骆云莲站在古路村二组拟建农家乐的地块上

2017年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的审议。骆云莲代表发言时,用照片向总书记展现灾区新貌。习近平起身接过照片,仔细地看了起来,说:“非常高兴,浴火重生!”

总书记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在会场内外引起热烈反响。骆云莲倍感振奋和鼓舞。“我们 天梯村 离人民大会堂有2000公里,总书记的话一下子就说到了我心里。以 绣花 的功夫做好精准扶贫,回去我们一定要把这朵 花 绣好,让总书记放心!”走出人民大会堂,骆云莲更加坚定了把村里发展核桃产业做大的决心。

期待古路村的核桃树早日变成“摇钱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策划:韩宇丨编辑:尹栋逊丨绘图刘茜

摄影新华社记者兰红光薛玉斌江宏景

文字综合新华社稿

(原标题:手绘故事丨我从天梯上的村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