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粥高耀威:繞自己的世界一圈,書店裡外的環島者

以前在西部生活,身边偶尔遇到准备出发环岛的朋友,带着各种完成仪式的使命感出发,朋友们献上祝福,出发时会有亲友送行,像是要出国前送机一样。后来,当我半移居至东部长滨开书店,成为远方的一站,有许多机会送往迎来各地的环岛者。不知是否疫情催生的新生活型态,近年环岛的人好多,或许封闭国门后,向往环游世界的岛民有机会收缩视野,先绕自己的世界一圈。

以一位东台湾书店老板的不成文统计观察,环岛者大部分从西部出发,不拘泥于徒步,骑车开车都有,有个在台南卖杏仁茶的老板,会突然带着「去公园绕绕」的心意,骑上机车出发,24小时环岛一圈,没有为什么。除了竖立里程碑的任务者,我遇见更多脱出仪式的他们,在书店看书、在我家吃饭、搭我便车去认识邻居,出发时那壮丽的使命,变得不那么重要,环岛也不过是出门走走,串串门子后就回家,不需要以达成什么为目标。

环岛也不过是出门走走,串串门子后就回家,不需要以达成什么为目标。。 图/胡士恩提供

环岛,独处,重新开机

绕台湾本岛一圈有不同路线,基本都要500公里,再怎么说都是一件盛大的事,唯出发时的心态,已经逐渐改变,再加上沿途的便利性提升,完成环岛一圈的意义慢慢放淡,沿途俯拾即是随遇而安,借着越远越好的出走,让自己重新开机,成为目的。

疫后日常的转变,人们对时间的使用与距离的看待,有了新的诠释,一下子我们会不得不拥有好多时间,在台湾带着飞行的心态出门,哪里还能称得上远。近来,甚至有一种「该不会身边的人都环岛过了吧」的感觉,前几天与村内的孩子们去溪边玩,一位之前曾来书店换宿过的朋友随行,我顺口一问,果然徒步环岛过,他说环岛时他不会戴上耳机只看前方,会尽可能的让自己去接触,去看去听去跟陌生人打招呼,去感受新的事物,左顾右盼的走。

另一位游牧型的书店换宿店长,当时因为他自备了一台自制音响到来店里换宿,引起我的好奇,吃饭闲聊时得知,还参与过飞机的研发,或许长年在一个单位从事机密作业,退休后开始出走,以车泊的方式旅行,一站一站顺其自然的,不知不觉的环了岛,在我家的餐桌上,一桌子陌生人前,他侃侃而谈网路交友经验,谈对感情的看法,我聆听他的故事时心想,是否正因为萍水相逢,来来去去,在各方流动的生命面前,在可能不会再相会的异乡人前,反而更能坦然地做自己。

年纪不轻,却是生命最轻之时

书店最年长的换宿者年纪是76岁,几个阿公阿嬷辈的组成「花甲骑士团」骑车环岛,四个人轮流来顾书店,体会不同的人生,就像詹宏志先生在《我台北我街道 2》书中,对老年心境的描述:「心如止水的时刻也总有小石子引起的涟漪,让生活出现一场不曾预期的小冒险。」与其说他们要证明什么,更让我感觉到玩在当下的率性,住得好吃得好,累了就停,想走就走,反正时间多得是。类似这样的心境,一位60岁的阿嬷,约了从网路结识的五十多岁阿姨网友,一起来书店换宿,两人住在书店共事七天。一位全台四处换宿的大姐,环岛经历丰富,热爱走路,从花莲走路到长滨来接班,后来没有全程徒步,因为路上被狗咬,狗主人载她去包扎后直接送她过来。迟暮之年的人,洒脱起来,还真帅气!

离家越远,越接近自己

有一次一位徒步环岛的少女,原定要在长滨驻足一晚后继续南下,结果掉入乡亲人情蜘蛛网,多待了好几天。某天在我的车上聊天,她说环岛是为了远离家人,17岁的年轻人,想挣脱什么,想证明什么,一时半刻很难有什么具体的成果,最快的方法是离开,至少先去绕个台湾一圈,证明自己不是走不出房间。在路上,他们会与许许多多的自己相遇,会从别人的生命窥见世界的各种面貌,会发现平凡的自己也能踏实的活着的单纯喜悦。

另一位骑着三轮车卖甜点的年轻人,问我可否在书店门口摆摊停留几天,那时候我不在长滨,任他自由发挥,后来因为甜点广结良缘,住进山上邻居家,在长滨待了一个月,最后花了350天才完成环岛一圈,这中间还人车一体去了离岛。这漫长的旅程,沿途结识果农、主妇及老板们,研发出不同的口味,都不是他意料中的事,离开家后才慢慢确立自己的存在,最近他还在旅行,一下子就出现在我面前,几百公里仿佛隔壁一样。

前阵子,我开车在南回往台东的路上,下着雨,等红绿灯时,一辆摩托车停在我的右前方,骑士的背上贴着「离婚环岛」的字样,我心想,绕这一圈的理由还真多。祝福所有正在这条五百多公里路上的环岛者,能从一意孤行的远行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捷径。

◎责任编辑:胡士恩、林亚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