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钟之乱不能再上演

台风天在风雨加剧前让员工回到安全的家,是灾难疏散、限缩损害的关键一环,何时疏散、怎么疏散,防灾指挥官必须妥慎拿捏。玛莉亚台风放假与否由县市长决定,是否是最佳方式,其实有讨论的空间。

应变天灾,怎么限缩可能的危害,原则之一是指挥权下放,应变因地制宜,这是日本311核灾后全球防救灾最大的调整。福岛核灾因电厂冷却系统遭海啸破坏,加以电厂陷入全黑,若反应炉无法降温,势必导致炉心熔解的大灾难,唯一一途是灌海水降温,但这等同放弃反应炉。

311之前日本核电厂事故处置,依规定由电力公司上报经济产业省,再报到总理府裁定。当时福岛电厂厂长吉田昌郎未理会繁琐程序,迳自下令灌海水降温反应炉。若不是他当场断然处置,311将造成日本毁灭性的破坏。

台湾过去台风来袭时,高风险潜势区要不要撤村,都是由地方首长决定,后来才改由贴近现场的村里长做判断。例如南投县的神木国小要不要放台风假,校长最清楚,不必劳烦县长在山下担心。

但指挥权下放不是件容易的事。过去台湾村里长习惯听命行事,付出许多无谓代价后,父母官才知道指挥权下放到第一线指挥官的重要性,之后历经长时间鼓励,现在村里长都已经能勇敢做出决策了。

灾害避险另一原则是人潮分流,将一大股人流分流为许多小支,再循不同路径离开现场,以免发生踩踏、推挤意外。而10日北市的「四点钟之乱」无疑是个错误示范。当天下午4时停班停课,近百万通勤人口、车辆同时涌现,捷运站挤满人,道路上塞满车,万一捷运站发生踩踏,马路上刚好火烧车,不但灾害将迅即扩大,且救援人力也无法前进现场,伤害的扩大程度将难以想像。

柯文哲显然也被「四点钟之乱」吓到了,公开表示「上了一课」,虽然是认错,但回应嫌轻佻,实在不是防救灾该有的态度。防灾务必要有「现况不是最坏,可能还会更坏」的心理准备,戒慎恐惧已嫌不足,怎能如此不当回事?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