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双子星都审过关 仅剩环差审查

台北双子星案10日通过都审,目标今年底动工。图为台北双子星大楼外观示意图。(本报资料照片)

台北市西区门户计划重要亮点、国门地标「台北双子星案」有重大进展,经北市都市设计审议委员会10日第2度审查后通过,意即仅剩环境影响差异分析报告审查,即可申请建照开工,北市府力拚今年底开工。不过,大型LED广告计划、台北长廊延伸交六、交八广场与联通台北车站空桥等案,均需另提计划送都审会审查。

总投资606亿 4年后完竣 台北车站特定专用区C1、D1双子星开发案过去曾传出弊案,历经5次流标,2019年主办机关台北市捷运工程局终于与蓝天宏汇团队签约,总投资金额达606亿元,预估2026年8月完工。

开发案规画商场、办公室、旅馆及停车场等用途,去年9月30日第1次都审闯关失败,委员认为公益空间应再规画,并与周遭古迹景观呼应。

北市昨召开都审会,进行第2次审查,委员大多针对串连性、公益性及建物细部设计有诸多讨论,历经3小时交锋后,都审会主席、都发局长黄一平表示,国门客厅基座原规定48公尺以下公益使用,须24小时开放给公众,而申设单位多做2层楼挑高,进行联通并串流商场空间,导致高度超过48公尺以上,委员会认可公益性同意设置。

4月申请建照 年底可望动工

另就委员所提出的意见,黄一平总结指出,国门客厅、台北长廊动线配置,要求后续在相关设计图面交代,包含提出剖面图、断面图;基座部分与周遭环境、历史建筑呼应,设计单位必须提出材料、色彩模拟报告让委员会了解情况。

黄一平说,由于设计单位规画18米高、30米宽「多媒体视觉艺术墙」,呼应台北旧城区历史轨迹,为捷运局在连开契约条件,因此先行通过;至于其他大型LED广告设置,委员要求模拟行车视角及夜间模拟需另案送审。另外,台北长廊延伸交六、交八广场,及台北长廊联通台北车站的空桥,由于非建筑线范围内,也须再送审讨论。

捷运局副局长王伟指出,后续将提出环差报告,预计2月25日送环评会审议,目标今年底动工,盼4月初申请建照、7月底拿到建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