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出海口野生牡蛎 100%含微塑胶

据海洋委员会研究,台湾河川出海口邻近采集的野生牡蛎,全被验出含有微塑胶。(示意图,陈君玮摄)

海洋委员会研究显示,2020至2023年采检各地河川出海口及出海口邻近的野生牡蛎,100%均检出微塑胶,多数来自人造衣物纤维、渔业活动及养殖业渔网、渔绳等,尤以彰化乌溪出海口的微塑胶浓度最高,测到每立方公尺2.28个浓度。

不过,该研究的协同主持人许瑞峰强调,出海口的野生牡蛎与养殖牡蛎环境不太相同,该研究不代表养殖牡蛎遭污染。

依海委会「2020至2023年海漂底垃圾及微型塑胶分布调查与海废监控建置计划」研究指出,海水样品微塑胶形状占比以宝特瓶等衍生塑胶碎片为主,约占40%以上,甚至更高;其次为发泡塑胶,推估与保丽龙材质制造的渔业用具有极大关联性;第三则为塑胶薄膜形状,多数来自岸上民生用品、邻近河川出海口产业园区、工业区或塑胶工业制品等。

该研究发现,台湾河川出海口邻近采集的16组野生牡蛎样品,全被检出含有微塑胶,形状以塑胶纤维达88%为最高,从聚酯纤维、嫘萦、丙烯酸纤维、聚甲醛等推测,多数来自人造衣物纤维、渔业活动及养殖业所使用渔网渔绳等,监测数据又以彰化乌溪出海口的塑胶浓度最高。

海大海洋环境与生态研究所副教授许瑞峰表示,依其研究目前牡蛎微塑胶的浓度仍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且监测的位置为污染较严重的出海口野生牡蛎,而民众常吃的为养殖牡蛎,不一定会受到污染。

许瑞峰指出,每次采样时都受到水文条件、季节的影响,尚难看出趋势,仍需要更长时间的观测。他也说,要减少微塑胶危害,重点为源头减量,如废弃物在进入海洋之前清除、净滩、实名制渔具等,毕竟让微塑胶至环境中就更难回收。

「微塑胶首重源头减量及管理」,海洋保育署副署长李筱霞说,依各界研究指出,1972年微塑胶就进入海洋环境,自来水、海水、沙滩甚至嘉明湖也有发现,因此如《海洋污染防治法》明定陆域管辖机关要有措施防止污染海洋,也将有跨部会的海废治理平台、加强海废再利用、渔民宣导、国际交流等措施盼减少微塑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