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后的国军任务 「这份忠诚,没有利益、颜色」
▲即使没时间、没资源、没经验,军人还是会去,而且任务一定会完成。(图/网友廖育贤提供,请勿随意翻拍,以免侵权。)
文/张孝凡(退役军人)
那一年的我,28岁,上尉连长
一个台风刚过的傍晚,突然接到命令:全营抽调兵力,组成一个连,前往汐止救灾!
我被指派为编成连长,在那个「救灾」还不是国军中心任务之一的时代,这是第一次,驻地在林口,我没到过灾区现场,对于该作什么准备,我完全没有任何头绪。
硬着头皮,带着4辆军卡的兵力,凌晨,我们出发了。到了汐止,面对满地的黄泥、四散的招牌看板、断落的树木残枝,电没有了、路不通了、学校无法上课,民宅、厂房里全是黄泥,就连清洗的水也没有。
我们先到了汐止国小,许多其它的部队都已经先到了,听说这里被淹到超过一个人高,墙上还留有淹过的水痕,中庭、教室、桌椅满是及膝的黄泥,地下室的积水满到地面。
第一道命令是:明天就要让学生可以上课!
几十个人、几十双眼睛看着我,我们的工具只有竹扫把和圆锹,慌乱中我下了几个命令,分配区域,几个干部分别带了人就开工,这么大个校园,我明白光靠人手是不够的,还要找水、找电、找工具。
有同僚向附近民众借了抽水机,抽地下室的水,顺便冲洗中庭的黄泥,一群弟兄拿了几块大木板,几个人一组,就当大铲子往校门外一波波地推泥水,学校清理完,一天也过了。
部队借宿在学校的教室里,一整天下来,全累了。
吃得不好、没得洗澡、教室里臭得要命,但没听到有谁在抱怨,也许是因为躺下后,这群官兵就只剩下打呼声。旅长派人来通知:晚上12点开会,检讨一整天的进度,并协调分配明天的负责区域,凌晨4点睡了一下,5点,又出发了。
接下来几天被分配到了几个里,面对的依旧是满地的黄泥、垃圾,而我们,依然只有双手和圆锹,所幸在长官的协调与调度下,支援的大型机具在两天后终于到了,又过了两天,污泥清完了、道路清空了、民宅、厂房大致复原了,任务才告结束。
这两天的台风,电视里又看到了许多军人待命、投入救灾。不同的是,现在的官兵知道救灾要准备什么了。
军人就是这样,接到命令,就去执行,如果有时间、有资源、有经验,他们会做好万全的准备,即使没时间、没资源、没经验,他们还是会去,而且,任务一定会完成。
现在的我退伍了,和一般社会大众一样,每天工作、庸庸碌碌,政治、历史、社会上的纷纷扰扰我已经无感了,我只知道我还要养家活口。
不过,如果听到有人批评军人,我还是觉得难以忍受。因为我知道,只要有需要,只要一声令下,他们随时可以带着几十个人,用手上仅有的资源,完成交到他们手上的任务。
●作者张孝凡,退役军人。本文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文章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