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没了军法,国军真的会变太监吗?
●张诚/前雄三飞弹总工程师,现任中央大学企管系兼任助理教授、中华民国解瘾戒毒协会副理事长、国会政党联盟发言人。
高雄市长韩国瑜前日表示「没了军法,国军像太监穿西装」,引发蔡英文总统的小编在脸书上回应:「不能接受『国军是太监』的说法,因为『打击国军士气』」,国防部也正式发新闻稿,表示「军法案件平时移由司法机关处理后,在各级干部努力下,部队纪律并未废弛,亦未影响战训本务,也确保军法于战时之功能于不坠」。马英九总统时代,因为洪仲丘事件,废除承平时期的军事审判;军人犯陆海空军刑法,承平时期,由普通司法机关审理,战时,由军法机关处理。换句话说,国军的军法仍存在,当年废除的是承平时期的军事审判。然而,国军的战力,真的没受任何影响吗?战时,军法可以立即上轨道,发挥功能吗?
部队纪律就是作战纪律,部队纪律决定部队战力。自从废除承平时期的军事审判后,国防部新闻稿表示:「各联兵旅以上部队派驻法制官,协助部队长强化领导统御,贯彻依法行政」。然而,国军军纪实际表现如何,从各新闻媒体的报导得知:排长打连长,暴行犯上判缓;安全士官值勤把枪丢一边,翻墙外出帮朋友庆生,判缓刑;早点名,新兵说没睡饱就不起床;集合训练,二兵呛营长管太多;军中贩毒,法院还没开庭当事人就退伍了。
抗命、逃亡、暴行犯上等罪行,牵涉到个人与团体的任务执行、士气的维护及法纪的存续!废除承平时期的军事审判改由一般司法机关审判后,让军人有「犯法可由民间审判的观念」,军中顽劣份子不再惧怕,敢任意犯法及反抗上级命令,军人的人格教育如何落实?平时不服从,军队就如同一盘散沙,战时,面对强敌威胁到生命时,军人会服从作战?会为国捐躯?还是集体茍且偷生、叛逃? 国防部新闻稿却表示「部队纪律并未废弛,亦未影响战训本务」。
海峡两岸没有所谓的「承平时期」或「战时」
军队是武装团体,必须面对死亡的威胁,同时也制造死亡,破坏性和毁灭性是军队的本质。一般司法机关的检察官、法官,很难理解军队工作的肃杀性质,案件送到一般法院后,案件处理的时效性,实际的判决,对部队管理的影响,事实摆在眼前。承平时期,军人犯陆海空军刑法,由一般司法机关审理,到了战时,军检、军法官就马上会处理了吗?国防部新闻稿却表示「透过军司法机关定期交流互动,使司法机关能够掌握军队特性,有效强化办理军法案件效能」。
海峡两岸的军事对持,并没有因为我方宣布终止动员戡乱时间而降低,解放军的军机仍几分钟就能飞越海峡中线,台海战争未来必以资讯战、电子战为起手式,解放军的网军(战略支援部队)更是每分每秒都在攻击,电磁频谱每分每秒都在监控,海峡两岸的战争没有所谓「承平时期」或「战时」,「承平时期废除军事审判」的意义何在?
军事审判就是维持作战纪律与部队战力的老虎钳子,承平时期没有军事审判,战时军法是不会发生效用。真正了解军事的人知道,没有军法就没有军纪,没有军纪就没有军魂;军法制度,是维护军纪的最后防线,不只是提升军队的作战效率,也是保持军队安定的力量。洪仲丘案时,相关人士以「军中官官相护的陋习」倡议废除军事审判,事实上,军事审判才是防堵「军中官官相护的陋习」防线,蔡总统若要在任内真正从本质提升国军战力,除了由恢复征兵制,厚植国军后备战力外,恢复承平时期军事审判,向2013年的「国防布」说掰掰,是另一个重要工程。
►看更多【张诚】专栏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