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运河出现新小岛! 成大学生用保丽龙和蚵架盖成

▲两座「浮岛」以保丽龙和蚵架做基底再覆盖多种植物,让生态环境共存。(图/成大提供)

记者萧玗欣/台北报导

运河近日出现了一座覆盖马鞍藤和滨海仙人掌的「浮岛」,这是成大水利系「低地洪灾管理课程内容,学生实际行动代替简报论文,将原本散落在海面的蚵架和保丽龙块盖成一座岛,让生态与环境共存。

成大表示,学生看到暴风雨后海面蚵架崩离、保丽龙块四散污染水岸,希望能实现课堂上环境永续的理念,于是以回收来的废弃蚵架保丽龙块组成浮岛的基座

浮岛共两座,面积各约6坪,25位国内外修课的成大学生在水利系副教授王筱雯工业设计荷兰籍客座教Bart van Bueren指导下,花了六个星期才大功告成。

一个多月来,学生们与在地专家志工合作下,建造出浮岛的结构、再加以覆土,栽植耐旱、耐盐份等植物,包括榄李、马鞍藤、草海桐、滨海仙人掌,让原本简单的浮岛变得绿意盎然,为运河增添不少视觉效果

▲在成大学生、专家及志工的合作下,台南运河出现两座绿意盎然的小岛。(图/成大提供)王筱雯副教授指出,现代人对于河岸的各项设建设,都倾向采用硬体工程先民的与自然、与水共生共存的观念逐渐被遗忘;基于让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发挥实质作用免沦为一篇论文报告而已,于在台南运河设浮岛,来证实课程的论点

而运河上的这座浮岛,是要探讨改善水质净化空气、提供生物栖息地、环境教育、与水共存而非一味防堵的防洪意识问题

成大团队打造的两座浮岛,预计至少在运河摆上两年,学生们将持续观察、监测浮岛四周的水、生物栖息以及水域下的生态等。民众只要沿着安平路的东侧桥上,就能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