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农村改造自己来 荒地变身人间秘境

文/彭杏珠

你多久没去农村了?

如果你对农村的印象,还停留在房子破旧、鸡鸭满地跑、垃圾漫天飞,不妨抽空走一趟,会大为改观。

台湾随着农业产值下降,农村也在过去数十年来逐渐式微。

台北大学都市计划研究所教授周志龙感叹,多数人认为农村是「村」的(台语发音「多余」意思),甚至有人认为农村像盲肠,对国家没有帮助,其实「农村是国土规划很重要的一环」。

民众主动参与 更珍惜资源

2005年,农委会推出农村再生培根计划,农村才开启转型契机。到了2011年,农再条例执行,并依法成立十年1500亿元的农再基金,更成为农村发展的活水源头,让农村得以真正翻转命运。

有了法源跟法定预算,农村改造不再打摆子,「喊了好久的农村再生,全民终于有共识,可以落实了,」中兴大学应用经济系教授郑诗华欣慰地说。

在庞大经费跟人力投入下,近十年全台不少农村已朝着生活、生产、生态文化美学的方向努力。农委会水土保持局局长李镇洋将农村再造称为「宁静的革命」,不张扬、不躁进,逐步改变农村的内外在美

例如,目前累计含农村、渔村、离岛、原民部落,共有14多万居民已经上完92小时的培根课程

这些课程引导村民找到自己农村的特色,提出发展愿景,如让家家户户都是花园、一邻一景点、活化地方产业等目标。让由政府主导的发展方式,改为由下而上,社区自主。

以前围墙倒了、公园变脏了,民众会追究政府责任,没有人认为跟自己有关,但农再计划让情势逆转了。

最早参与培根计划课程的朝阳科大景观及都市设计系讲师张义胜说,「农再对农村最大的影响就是民众觉醒、社区自主,」角色互换后,大家会更加珍惜资源。

案例1〉美化环境 铜镜山柑 户户都是花园

最让外界有感的是农村外观的转变,截至2015年9月底,全台已有456个社区通过685件窳陋空间改善计划。

例如苗栗县三湾乡的铜镜社区,社区再造发起人是林秀凤等四位50几岁妇女,她们被称为铜镜四大金钗,提出家家户户有花园的愿景,申请改善经费。

她们在社区二个入口处,营造各种意象景观。之后再营造「内在美」,将全社区信箱都改成太阳能照明,环保又美观,还在330户人家的前庭后院种植松竹桂兰,并打造艺术人文的巷道及墙面。「铜镜是台湾聚落环境整体改善的先驱者之一,」张义胜称赞。

位于苗栗苑里镇的山柑社区,美化成果也不输铜镜。这里自古就有「苑里谷仓」的美誉,百年历史古厝林立,但随着物换星移,许多三合院已经荒废,无人居住。

为重塑往日风华,社区协会成员取得地主同意后,将废弃三合院及周遭脏乱点改造成干净、美丽小公园。三年来只申请100万政府补助,就让山柑大为改观,甚至成为全国环保示范社区,每年参观人次不下7000人。

案例2〉生态保育 眉溪全民齐心 重现蝴蝶

活化农村,除了从美化环境着手,生态保育也是重要一环。

近几年来,不少社区有了保育观念,南投县仁爱乡南丰村眉溪部落就是典型代表

这里是赛德克族的世居地,流经部落的南山溪流域是台湾三大蝴蝶谷之一。台湾400多种蝴蝶中,南丰就占一半,还有6种全世界仅有的蝴蝶,堪称是蝴蝶圣谷

但近50年来,人们开始使用农药,加上人为猎捕、天灾频仍,蝴蝶盛况不复当年。

在台湾原住民部落振兴文教基金会执行长王嘉勋跟社区居民共同努力下,找回失落的蝴蝶谷。居民大量种植蝴蝶食草蜜源植物,2012年还首创结合生态特色的「跟着蝴蝶去旅行」行程,早上部落解说员会介绍认识蝴蝶,中午则享用丰盛的赛德克族风味餐,并将蝴蝶食草蜜源植物入菜。饭后就穿上赛德克族的衣服体验部落狩猎、编织文化等乐趣。

眉溪部落从蝴蝶的补抓者转成蝴蝶的保护者,既维护大自然生态,还保存赛德克族文化,为部落注入新生命。

案例3〉产业活化 结合特产 绿竹山脚获生机

其实台湾农村再生可分四阶段,从造人、造景、造产到最后的文化美学。其中美化环境、保育生态还比较容易看到成果,「进入造产是最辛苦的阶段,」张义胜认为,只有社区产业活化成功,创造就业机会,才能吸引青年子弟返乡,解决农村老化等问题。

截至2015年9月已有全台559个社区进行产业活化,其中有部分社区交出具体成绩单。

例如新北市五股区的绿竹社区,拥有观音山得天独厚的地质气候条件,生产的绿竹笋细致多汁甘甜,堪称绿竹笋之王,这几年却苦于干旱时,无竹笋收割,价格飙涨乏人问津。还好,社区发展协会靠着创意行销,让绿竹笋再次活跃起来。

一般社区办推广活动顶多几天,但绿竹社区却长达三个月,从2009年7月至9月竹笋量产高峰期,每逢周六、日在观音山游客中心举办演唱会,会场有绿竹笋生鲜、熟食、创意特色料理展售。当年就提高笋农7.5%的收益,竹笋主题餐厅平均营收成长12%。

后来又结合「人、文、地、景」,于2010年推出多元产业活化活动。分两个场地、两个时段办理,第一场在6月的绿竹笋盛产期。

第二场选在高接梨9月盛产时举办,刚好活动隔天是七夕情人节,居民就在旗竿湖上搭设舞台表演,行销社区两大作物。

李镇洋对绿竹社区产业活化印象深刻,他指出绿竹社区以提升品管为目标,善于推广自有品牌,同时配合旅游体验活动,解决销售问题。

这个地方原名御史坑,后更名为「绿竹社区」,成为名符其实的产业活化代表。

活化产业的代表还有蔺草。苗栗是全世界唯二的蔺草生产区,后来蔺编业逐渐没落。

这几年苑里镇山脚社区积极推广蔺草编织文化产业,已初步建立起产业生态链,有专门种植蔺草、收购整理、编制的工艺师、传送的贩仔、加工精修产品的人及专卖店,甚至还成立苑里镇蔺草文化馆。

主演《刺客聂隐娘》的女主角舒淇也在今年7月第二届大人物慈善摄影展上,穿上以传统编织法打造的蔺草低胸礼服

这件礼服来自两位63、74岁蔺编妇女的巧手。当蔺编产业式微后,她们为家计,去当成衣作业员、泥水工,根本没想到还能重新做蔺编,作品还得到国际肯定,走上世界舞台。

现在蔺编已成为山脚社区的指标产业,蔺草帽一顶售价6500元卖到缺货,日本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工艺师应接不暇。

猪舍再造 变成关怀据点

农再运动还可以解决部分社会问题。

例如彰化县埔盐乡大有社区,居民提供荒废的猪舍及土地给社区使用,在民众、志工不眠不休努力下,将猪槽改造成关怀据点,周一至周五都供午餐给老人、小孩,有一回一位老妈妈没有出来吃午餐,志工赶紧到家里探望,才知道她往生了,在外工作的儿子得知后,非常感念志工,还捐出老家让社区使用。

一场农村宁静革命已在各地悄悄蔓延开来。

新竹县新埔镇的大坪社区就是指标社区,居民不过1800位,却能从改善环境、产业活化、文化保存到生态保育样样兼顾。每当台风过后,居民都会卷起袖子整里家园,不必等清洁队员到达,马上就恢复干净又美丽的居住环境。

李镇洋说,大坪社区难能可贵的是自动自发、自立自强,不抢资源,宁可将政府的经费留给更需要的社区。

对长期关注农村发展的周志龙而言,农再协助弱势的人找到存在价值,这些人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在人生最后一哩路,传承文化、技艺,非常有意义。

曾经为台湾工商发展付出贡献的农村,值得被关注,也很有机会再展魅力与活力。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11月号;更多文章请上远见杂志官网:www.gvm.com.tw】【立即购买远见杂志11月号:http://store.gvm.com.tw/magazine_information_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