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在大陆》台生重返上海 因为不甘心
茆致远在上海交大校园生活照。(作者提供)
今年4月,上海的疫情如海啸般席卷而来,疫情带给这座城市的痛,生活在上海的台湾学生茆致远感同身受。在最为严峻的时期,他连续十多天化身「大白」,投身小区的抗疫志愿服务工作,当起「团长」,联系渠道为小区老人提供生活物资,还加入了协助核酸检测志愿者的行列。
很少人能想到,如今已经像是「半个上海人」的茆致远,曾经一度离开。
在茆致远的自我定义中,在台湾他是对大陆较为友善的那一种年轻人——父母是外省人,家族里还有亲戚在大陆,且双方都有联系。父亲也时不时会跟他说亲戚在大陆的情况。
许多人会以为台湾外省家庭的孩子会对大陆更了解,但其实,不少外省年轻一代对父母或祖父母辈口中的大陆感到遥远陌生。茆致远的友善也仅止于知道「(大陆)那里并不奇怪」。如果有台湾朋友说大陆「很奇葩」,他能相对客观地说「其实并不如此」,仅此而已。
2014年,茆致远上高二,岛内发生了一些风波,但风波并没有阻挡两岸交流的步伐。那年学校有一个数学专题的两岸交流机会,可以到访北京并一窥清华北大的风采,茆致远并没有去,但当时班上不少学霸都报名参加了。
紧接着,茆致远升上高三,学测考试成绩下来,他在到过大陆的同学的建议下,申请上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专业。
两岸关系的奇妙在于,网路上看起来并不和谐,但日常生活中展现出的现实情况,又并非可以用「对立」这样的词简化。许多情况在无形中改变,并非一下就可以发现。
当他决心赴陆时,同学和老师没有人觉得奇怪,甚至还有老师会表达支持——要知道在2010年之前,「来大陆读书」别说是在台东,就算在台北也有许多人会觉得讶异。
于是,这位没有离开过家乡的台东学生,到了被台湾媒体形容为「竞争大」的上海。
「其实很多台湾人已经愿意来大陆读书了」
2015年,茆致远来到上海,他很快发现,由于没有做好准备,自己出现了很多不适应的情况。且不说上海与台东两地环境的截然不同,与他合住的室友是资优生,大陆同学一个个游戏打得比谁都「狠」,但成绩一个比一个都优秀。除了同侪压力之外,第一次离家、第一次与同龄人合住,天南地北的同学习惯都有差异。生活上的、学习上的……种种压力叠加,让他无法调适状态,只能听从家人的建议先回台湾。
回台湾的那一年,夸张一点的说法叫做「卧薪尝胆」,一有空闲时间茆致远就学习,抱着一年之后「重返沙场」的决心,背英文、背专业类相关的理论知识。
既然不适应,为什么还要回上海?他的回答就3个字,「不甘心」。
2016年,他回到上海交大读书。一方面,他已经做足了心理与课业上的准备;另一方面,他参加了校内外组织的各种台湾学生活动,认识更多台湾人,彼此能交流生活心情。
受到台生社团的照顾与关怀后,他开始主动策划活动,担任干部,帮助来上海的台湾学弟妹适应和融入。
茆致远将自己在上海的生活感受谱成歌曲。(作者提供)
对于台湾人而言,「离乡背井」的定义可能是从高雄到台北,从花莲到台中,这种距离已经足够「远」,足够产生一定冲击,何况是到大陆。在大陆待几年的台湾人有不少会说「两岸生活没什么不一样」,但他们已经过了「适应期」。现在也同样能说「没什么不一样」的茆致远,曾走过这种适应期,再碰过已经到大陆,但因无法走过这一阶段而回台湾的人,都让他觉得可惜。
「很多台湾学生已经选择来大陆读书了,这样总归比『只想在台湾骂大陆』的其他同龄人还有意愿了解大陆。我希望他们不要来一趟只留下不好的印象与记忆。不管在学校成绩如何,至少能够开心生活。」
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尽量科普大陆
回望当初离开台湾时的2015年,和现在对比,两岸氛围天差地远,这点茆致远深有感触。
台湾朋友会问他在大陆的生活情况,或是一些新闻事件,在分享看法时,茆致远会把握方式,将聊天内容控制在朋友不会生气、不会立刻不想听,同时又能尽量科普在大陆生活的所见所闻、告诉台湾朋友「其实大陆也并不如此」的范围。这是一名赴陆的普通台生能做的交流活动,看似最小,其实最难。
茆致远有时回想起来也觉得很奇妙,高中时,他没曾想过会在上海,习惯了且喜欢这条道路。
学习之余,他也是个业余音乐创作者,喜欢自己作词作曲,融合自己的亲身感受,谱写他的上海生活,「我习惯快节奏的步调,在人海中没迷失在地铁的呼啸」,并把这些作品传到网路上,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我常想如果在台湾,没有大陆这段有起有伏的经历,也写不出这些歌。」
(郭雪筠)
(本文来源:「台胞之家」公众号,原题《台生茆致远:成为「上海团长」之前,我曾一度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