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在大陆》大陆年轻人也正在「台湾化」(上)

大陆人社部2日公布最新的最低薪资标准,以上海每月2590元、北京每小时25.3元人民币为最高。(shutterstock)

这是一篇充满铜臭味的文章。我发现,到了2023年,两岸人民还是热爱讨论「谁赚更多」这种可爱问题。

我不是ChatGPT,只能写自己在长期生活的北京、和周围同温层所看到的,不能写「全大陆」、「全台湾」。

一,曾经,「大陆人会来台湾抢工作」引起的恐慌。

台湾朋友在听到「北京每月法定薪资大概2000多元人民币」时都会往后退一步,下一秒会立刻问,「这样怎么租房子」、「这样怎么活啊」?

因为北京的企业不会真的开出2500元的月薪啊!开出也没人干啊!就算是基层服务员也得3、4000元包住啊!台湾朋友的下一个问题,就会是「那为什么不往上调?调到4K、5K啊!」

是的,几年前的某天,作为一位很菜的媒体人,跟一位做经济的前主管唇枪舌战老半天后才豁然开朗,两岸的「最低工资」概念不尽相同。在北京,法定最低工资的基本概念更像是一种「最低生存保障线」,有些类似于「员工生病住院了,病假工资按照此基础」,或是「基础薪资不能低于此,绩效奖金另算」。

而在台湾,法定最低薪资,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能过基本生活,而告诉企业「给员工的薪资至少得这个数」——在北京,这个是由市场决定的,开低了自然大家不干。

两岸对「最低薪资」的理解不太一样,外加两岸环境和条件都不同。大陆人会惊讶「台湾最低薪资好高」,台湾人则会惊讶「天哪,连大陆一线城市基层人员都只拿2K、3K人民币」。如果没来过大陆,普通台湾民众很难想像薪资差异可以这么巨大。

这导致台湾社会一怕大陆资金进入台湾、炒高房价物价,二怕大陆基层人员进入台湾(尽管目前尚无可能)。

2014年太阳花学运那时,脸书上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懒人包——大陆人会到台湾抢走台湾人就业机会。那时我曾经非常喜欢的一位小说作者,信誓旦旦地表示,「我们都知道,在高阶人才上,大陆的吸引力超过台湾。但在基础人力需求,如餐饮业服务业,台湾人的薪资和福利待遇远高于大陆人,服贸会导致大陆人到台湾抢基层工作。」而当时马政府一再强调,不会开放大陆基层员工,仍无法消除质疑。原因很简单,餐饮业和服务业,是非常多台湾人就业的来源。我在读大学时,想进入的行业也根本不是专业对口、一个月两万多台币还得加班到死的广告公司,而是咖啡店店员。

二,从「进厂拧螺丝」,看两岸环境差距。

时间回到2023年春节,我愉快地回台渡假。这时的我,离开了曾经的媒体公司,换去了一家工作量比前公司小、薪资(非常)没有吸引力但不存在996、主管超级超级和善、可以每天准时回家撸阿竹的公司,愉快地过上小确幸生活。

而我那位毕业后始终奋斗的闺蜜,作为一枚英文专业毕业的文科生,成为在科技业奋斗,成为一个月4万多元台币、年终奖好几个月的优秀小白领。

此时的台湾,法定基本薪资刚调整为25250元,我家附近的餐饮店要招到可爱的小鲜肉店员,大概需要祭出35000台币,不比996的小白领,加班费得另算的。

我家楼下收物业费的大楼管理员姊姊,一个月有4万台币,朝九晚五,双休。我们楼栋的保安大哥,则也有32000到35000,早晚班轮班8小时,月休8天。在北京生活,习惯了「不如进厂拧螺丝」这种自嘲,但在台湾,工厂的操作员有非常不错的收入,扫大街的清洁员也是3万块以上的工作——当大陆高中生还活在「现在不努力,以后得进厂」的恐惧,我这代台湾人早就看着报纸上「征操作员:一个月38000到40000,8小时制,月休8天」的广告长大。但是大家还是倾向去服务业,毕竟进厂确实比较艰苦,所以台湾操作员缺工情况严重。

此次回台,我那位身为基层公务员、天天加班到吐血的姊姊就曾认真建议我,「你回来考个证,当大楼管理员,我觉得挺好。」

为了满足大家对薪资的好奇,我找了台湾最大招聘网站104人力银行的「薪资情报」。

作为传播学系毕业的优秀社畜,台北女孩若当初乖乖在台湾进广告公关公司,吐血加班地工作几年,未来可能的薪资,大概是这样:月薪范围P25~P75,意思是有25%的人低于4.5万,有25%的人高于7.5万)。(待续)(郭雪筠/台北女孩看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