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在大陆》如此谨慎,因为你是在大陆的台湾人吗?

北京环球影城。(新华社)

最近天气炎热,不思写作已有数日(我知道你们想说:是数礼拜吧)。

最近我在北京被弹窗,家人在台湾讨论「听说谁谁谁也确诊了」。

最近躲避写此题,思索着不然写写北京的居家生活,或是如几位读者朋友说的「分享眼睛手术心得」。但该死的处女座性格再度来犯,台北女孩的北漂十年,不能少了这一块。

这是我最想说,却最难说的一块。

我无法代表他人,但自信有不少在大陆的台湾朋友,心有所感。

去年台湾疫情,我写文一篇。发出去后数日,一位同在北京、曾毕业于同所大学但不相熟的台湾学弟突然把那篇文章转给我,仅是转发,并未多发一条文字。那时看着微信上他转来的文章,脸颊热辣,第一时间脑海里浮现的反应就是——完蛋了,要吵架了。

这一篇学弟看了不高兴吗?我需不需要跟他解释是担心家人,批评的是台湾当时的防疫、而不是台湾?还是故作轻松岔开话题「怎么啦学弟?想家啦?我也是欸!」

脑子千回百转,而后学弟发来信息。「这是学姐的公众号?」

「是哒。」(故作轻松可爱)

对方发来一个「喔」的表情包。然后没有下文了。

呼,不夸张地说,绷紧的肩膀整个放松了。

有可爱的大陆读者私讯过,「我怎么感觉你写文章偏心台湾呢(狗头)」。偏心吗?我不认为自己在「台湾人」或「大陆人」这两个群体中,更喜欢哪一群,这两群在我看来是没有差别的,朋友数量上大陆的多于台湾。

但我更怕收到台湾人的负评与谩骂,这点可以承认。

每篇公众号都会有极少数恶毒一些、扎心一点的留言,极少数大陆读者骂「滚回台湾」、与极少数台湾读者骂「剪健保卡」,到底哪一个更让我烦闷?毫无疑问,是后者。

毫无疑问,这两种留言我更想努力解释的,是后者,也真的曾经解释过。

「在大陆的台湾人只要一生病就回台湾?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比如我朋友摔断腿,或是像台北女孩这种长久肠胃炎的体质,大多还是在哪工作就在哪治病。北京看牙补牙贵,但你总不可能忍着回台湾再补吧?」

「我用健保的频率,疫情前大概是一年一次,每年固定的洗牙。疫情后遥遥无期。至于如果不幸身患重疾,当然是带着阿竹包袱款款滚回台湾,这个问题已经超脱去哪里用健保的问题了——不回台湾,病床前谁能照顾啊。到这一步,能多陪家人就多陪,已经不是算钱的问题。」

后来明白这类人也不是想与你讲道理的,就索性装作没看到了。写到这里是不是大家以为这篇我要抱怨我的同胞和家乡?非也非也!

请耐心看下去吧。

不论出生于何方,我们从小开始就对世界划分出一个简单的轮廓,比如我自己:美国欧洲少数国家(英法德)日本,了不起初中后再加上韩国,这些地方是「先进(偏强势)」。而很多台湾人去工作的东南亚,是「比较落后的(偏弱势)」。

至于非洲中东南美洲,那可是混沌的陌生世界。

有大陆朋友会举手了,中国大陆呢?想必是「落后」吧?这一点就是个可以成为论文的题目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媒体从不会用「先进」来描述,但其的影响力与发展速度又不容忽视。对于政治人物而言,为了选举,为了强化台湾优越性,又为了与之打交道拼经济,自然对大陆也万千复杂。

台湾对中国大陆的不解与复杂感,是从上到下的,是跨越阶级的,精英学者到百姓都无一幸免,「在台湾读懂大陆」是非常困难的任务。

于是在这里长期发展的台湾人,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努力学习着、奔跑着。跑着跑着,当某一天,某些时刻,才发现一件事情:你似乎已不符合家乡的政治正确,你在面对家乡民众时竟然下意识小心谨慎。

讲起台湾事务,你必须思索再三,深怕一句「你现在没资格说这个」会刺伤玻璃心;如果探讨国际情势呢?又怕说出来不符合朋友立场,「站错了队」,再丢来一句「你被洗脑了」。

甚至有时,你在部分的大陆朋友眼中,也不是个「正常的台湾人」。

第一次点醒我「你不是正常台湾人」是位豆瓣相识的大陆网友,就在我刚到大陆的前两年,我们在群里讨论美国,我随口一句「其实世界规则一直是由美国主宰,这现象也不太公平」,网友私信我,「你怎么会这样说?你真的是台湾人吗?你是被这里影响了吧?」

一个合格的台湾人,原来「需要」这样看美国,对于国际「需要」有这样的认知。

第二件让我记忆深刻的偶发事情,大概发生在2018还是2019年左右,一位台湾学长在微信上看完我的文章跟我说,「你写的一些事情是对的,但我们不能这样说。」

「很多地方都有好有坏啊。」

「但我们是在大陆生活的台湾人啊,我们不能这样说,就因为我们在大陆,更应该说台湾好的那面。」

学长至今仍跟我保持联系,是个特别善良的好人。这些话与其说让我难过,更多的是松了一口气。

原来我不是唯一一个到大陆后,对台湾有「负罪感」的人。后来我把这样的心情发在微信公众号上,很多大陆读者感觉莫名,但收到非常多在大陆的台湾读者赞同的私信。

我们都知道,你不是人民币或新台币,不会人人爱你。但当一次次偶发事件发生,当你说出口的话被一次次被半开玩笑半质疑「你是到大陆后被影响才会这样想吧」、「你是不是被改变太多啦?不要忘记你还是台湾人啊」。

忘记是到大陆第几年了,我开始有一套安全说词。

如同在应对北京大爷大妈或出租车司机「你都三十啦?结婚没啊」之时,我也有一套安全说词:已经结婚啦,老公福建的,是我老乡,在北京没买房,以后退休滚回老家。

有没有娃?有的有的,在老家,没户口,不想折腾,不在北京上学。

通常这套身世说出来,能完美打发掉人。如果老实说实际情况,台湾、未婚、目前重心不在结婚生子,那可就没完了。

同样地,回台湾时、或是碰上「并不明确知道其立场」的台湾友人,也有一套「安全说词」:好想回台湾吃东西啊、北京食物太油啦、哎呀北京好吃的饭馆价格好贵!

若是不小心将话题拉至时事新闻,一时之间双方都会先摸索一番,先确认自己说出口的话没有太暴露立场。相互试探之后,你的第六感往往会透过某些只言片语,告诉你对方是不是「同路人」——倘若是,那真是相见恨晚、互诉衷肠。

倘若不确定,话题重回「安全领域」。

过去我一直努力回想,以前我在台湾时,有这样「谨慎妥贴」过吗?

是受环境被动、还是自己主动,把家乡推远了?

北漂十年,我还是坚定认为儿童节是四月四日,父亲节是八月八日,教师节是孔子生日,大家在疯迷北京冬奥和冰墩墩时一脸淡定。

北漂十年,我被催婚时会感觉「天啊大陆怎么还这样」,但看台湾新闻时又会讶异「啊台湾现在这样啊」。

北漂十年,我在大陆朋友眼中仍是台湾小Honey,但有时会在心里对台湾朋友say sorry。

(谁说我是老Honey的,不要以为我没听到!)

我被改变了吗?是的,改得还真不少。

比如比较沉重的历史教育层面。

台湾整个大环境面对历史比较「轻飘飘」。我这代历史课本里内容算丰富,该教的都会教,但什么民族存亡国家大义商女不知亡国恨,这些对我而言是很「重」的情怀,而历史就是很「过去」的事物。

上大学后在天涯论坛上,头一回看见一堆大陆网友说台湾人「数典忘祖」,比起不满,更多的是震惊,因为这是台湾上一辈人会用的字眼,年轻人不会说这么「重」(或是「古代」)的词,感觉像是电视剧里七十年前的父亲在骂吃喝嫖赌的儿子时才会出现的用词。

再比如「血浓于水」这样的形容,今日的我非常理解大陆朋友说这番话的语境和心情,但头一次看见大陆网友这样说时在电脑前表情微妙。微妙之原因跟喜不喜欢中国大陆无关,这同样是一个过于「重」和「复古」的用词(这不是清宫剧皇帝对儿子们说的吗)。

从小到大我们会说「在这片土地上的就是台湾人,不分省籍」、「我们华人的传统文化」,或是会说「在国外,华人比较会跟华人玩」等。纵然受到政治影响,海外侨胞也会分派别,但这是近年政治力刻意为之的产物——在整体上,台湾人并非没有血缘、文化、汉民族概念,也会有「同民族亲近」之现象,只是表达的方式与大陆会很不同,也确实比大陆「淡化」一些。

在历史教育上也是类似。在台湾时从没听过有人说「自愿殖民」、「自愿慰安妇」等话,大家都知道殖民时期台湾人是二等公民,没有人乐意穿越到那时,少数神经病的话无法代表多数。但台湾人确实在历史教育、以及对殖民历史的「反应程度」上比大陆人淡然,这种「好像不在意」很容易被解读为「看看看,你们自愿殖民」。

很有意思的是,在台湾时网上也有过很多讨论「为什么韩国和台湾都被日本殖民,会有两种反应」,在韩国声讨日本时也会有台湾网民说「还是韩国人有种」等话。社会上多数人都会有正常的三观,只是台湾对于大陆民众认为应该严肃、沉重以待的事情太过淡然。

我也曾经是对这些冷感淡然的人,随着在大陆时间日久,朋友告诉我「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刻在骨子里的教训」时也越来越能体会。甚至现在看见台湾小朋友对待历史,也会让我气打一处上来,像个老头子一样碎碎念,「哎呀年轻一代啊!」

但与此同时,在太多议题上,我也太能明白台湾人为何会这样说、这样想。

我是在两岸的蜜月期离开台湾,离开的这十年,是两岸氛围急转直下的十年,是受到另一种课纲教育的零零后开始活跃于互联网上的十年。

是社交媒体上「主流价值观」,「主流政治正确」都更强化主导的十年。

我原本就因为「我是不是现在不能说台湾的事情?我是不是已经不是台湾人了」而怀疑自我,这种怀疑感在2019年之后变成一种不断告诉自己「算了跟台湾新闻就保持距离吧」的催眠。

过去十年,但凡写涉及台湾的内容,一发出去,别人还没留言,自己就先脑补一遍「我有什么资格说啊」、「又会被骂了吧」。

我会这么「被害妄想」,是因为我是在大陆的台湾人吗?

以前曾经特别烦躁于这种「动辄得咎」之感,跟在北京的台湾朋友吃饭时都免不了相互诉苦。近年发现世界是公平的,如今社交平台上的大陆朋友也怕被认为是「别有用心,境外势力」,俄乌战争连在北京的老外都逃不过站队命运。

你是台湾人,你「需要」这样子看美国、看中国大陆;但在互联网的世界,你是大陆人、你是美国人,你何尝不「需要」这样子?

谁都怕被「自己的同胞」认为背叛,谁都想告诉别人「我很爱家乡,只是有些事情我有意见」,台湾北漂可不是唯一纠结的。

因为一些态度相左,立刻把对方扣上「背叛」、「去举报了」,这是我绝对不赞同的。花了这些篇幅强调两岸对于历史、民族情怀的态度,也是想反复强调《台北女孩看大陆》说不腻的傻道理——纵然成长于两种不同模式,但政治概念,是后天形成的,所谓政治正确更是在一个周期内就可人为改变的。而饮食习性、文化产品,还真是历史传承。

很多时候你所想、我也能明白,道理都通,只是讲述方式有不同。

北漂十年,从自我哀怜、烦躁纠结,到现在认为自己十足幸运。

以前在台湾,习惯于这一套价值观、这一套看世界的方式,到了中国大陆学了另一套模式。能同时认识两者,何其幸运。「不像台湾人也不像大陆人」、「夹在两者中间」也挺好,能真的明白双方所想。

啊,还真是到了很最近,我才能真的喜欢这种「两不像」。社交平台上爱吵吵,在这个小地方还有一点两岸人民有商有量的空间。

因为工作关系,我现在专攻于认识在大陆的台湾小年轻,九五后、零零后(争取努力发展零五后),发现自己也有那套很深的「台湾小朋友就是怎样怎样」之标准——毕竟社交媒体看太多了嘛。

有次发现约着喝咖啡的台湾小帅哥「感觉立场不符合我想像的」,立刻瞇起眼睛。

「学弟,你在台湾是特例吧?你对你台湾同学应该不会说这些吧?」

「也还好吧。会说一点啊。」学弟淡定。

「你怎么会这样说?你真的是台湾小朋友吗?你是被这里影响了吧?」——这三个问题还真浮上心头,幸好往事浮现,即时制止自己。

呼,北漂十年,要学的还有很多,真是任重道远。

(郭雪筠/台北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