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人在台湾》陆生在内心有机农场的疗愈采摘之旅(上)

典雅的复式木屋前挂着一幅木质墨宝,题字「内心有机农场 · 耕读乐活」,一座兼耕作与讲学的书院。(作者提供)

在宿舍的厨房里,多次偶遇正在做饭的珮珮,她的蔬菜总是新鲜又漂亮,我便问她:你都在哪里买菜啊?

结果她说:「这是我自己种的。」蛤?我震惊又羡慕,忙追问,原来珮珮在新店中岭山上的一座有机农场当志工,种植蔬菜兼上禅修课。

说干就干!我厚着脸皮跟珮珮一起上山去了。

上山的路没有大众运输,唯有搭乘顺风车才能上去。七点半,我们在新店捷运站前等待,坐农场平日配菜的冷藏车上山。驾驶座和两个副驾驶位,刚好把驾车的阿文姐、珮珮与我三人装得满满当当。

上山途中聊起油桐和老鹰

山路蜿蜒曲折,雨滴啪嗒啪嗒撞在挡风玻璃上,我望着窗外云雾,心情舒展开来。阿文姐说:「不同的天气喔,山上是不一样的感觉。」

十多道弯后,我们进入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轻薄的雾被风推着,散漫在山谷,竹林与蕨丛高低错落,玫红色的山樱花点缀在枝头,雀儿不畏寒凉,停在电气路灯杆上梳理棕色的羽毛。「这里四五月份的时候,地上全都是桐花!」

我曾见过满地的油桐,它们的翅膀洁白无瑕,被雨湿润后更是晶莹,半透明像玉片似的。

阿文姐让我们注意一个凸起的小山丘,「之前我经过这儿都看到一只老鹰,就站在凹凹那里,我就拿手机一直拍它!」

「这座山里很多老鹰,还有科研人员追踪过,它们最远飞到大联。」珮珮问:「大联?哪儿?」阿文姐说:「不是啊,就东北的大连啊!」我俩同时惊呼,原来是这个大连喔!

「老鹰多好啊,没有地域的边界,不需要护照、也不需要隔离十四天,想去哪就去哪!」阿文姐絮絮地说了一路。

内心有机最重要

上山了,最先注意到的,是半圆形雾色的温室,像一个个土陶器皿扣在碧绿山间,里面含藏着集天地灵气、能滋养法身慧命的瓜果蔬菜。

我喜欢台湾的一点便是「人间」与「桃源」的距离并不让人望而生畏吧,田园郊野触手可及,不过二十分钟车程,就能从钢铁森林中抽身,尽情吸纳大自然的灵力。

典雅的复式木屋前挂着一幅木质墨宝,题字「内心有机农场 · 耕读乐活」,一座兼耕作与讲学的书院。原来这儿叫内心有机农场,看到这个名字,我被「电」到了:我们为了健康长寿,讲究吃穿用度的养生和有机,实在都不如保持一颗心的善意、清净与安定,才真正是「福田心耕」。

顺着木屋前庭远眺,是连绵的山峦与模糊的天际。我小心地踩在露珠和青草上,珮珮指着屋檐下一株半人高的植物,说:「这就是上次跟你说的我自己种的番茄,好几个月才吃到一颗,哈。」

珮珮带我认识农场中的志工长辈们,简单打过招呼后便换衣服干活。我喜欢山上不刻意保持的「社交距离」,大家不很多话,更多时候是来了、打个招呼,便出发到各自的园区,松土、种植、摘菜、理菜、配菜、采蘑菇……完成自己的功课。我们可以自然地「保持安静」,把精力投注于山林。

(作者提供)

「挑一件没那么湿的就行。」山上提供雨衣、雨靴,我逐一换上。「你待会慢慢走到刚上来的那道坡下,一直走,走到集装箱那等我。我去开小绿。」

瘦小身躯和强大男友力

「笃笃笃笃笃笃」,只见一道绿色从坡上下来,所谓「小绿」,是一辆笃笃响的四轮车。我差点没认出珮珮来,她喊我蹲在装载货物的绿色方兜兜里,我们便笃笃笃笃笃笃地上路了。

车子笃笃笃地驶进山间,参天的竹林为我们遮挡风雨,开阔处能看见山坡上参差不齐的茶树,鬼针草上的黄蕊白花簇拥了一路,我正目不暇接,珮珮提醒我:「刚经过了樱花。」忙回头看,只见一树傲然的玫紫星点逐渐远离,躲藏于路边绿丛中...

四轮车。(作者提供)

珮珮也算是资深志工了,这些年来,山上种植园区逐渐扩大,学开汽油三轮车,是为了干活方便,「我还教过另一位陆生开,结果她第一次试驾,就把一间温室的门撞烂了。让我很尴尬,哈哈。」

「待会的路很颠簸,你可能要先下来。」我站在一旁等待,只见珮珮「轰」地将小绿往地上一锄,小绿乖顺地向后倒车,斜着开上了嶙峋的坡道。我惊呆了!倒着开泥泞山路,珮珮本人瘦如竹,怎有这般「男友力」?

开始干活:采摘彩色菠菜

进入温室前,需要先将雨靴上的泥土冲掉,防止带入小虫子。今天我俩的任务是收割彩色菠菜,又名瑞士菠菜,有黄的、白的、红的。

红色植株的叶梗像血管一样发着勃勃生机。珮珮简单打磨小镰刀后,抓起一根菠菜给我做示范:像这样把根去掉,菜叶按同一个方向叠进篮子里即可,我问为什么要给装菜的箱子套上透明的袋子,她说这样能防止蔬菜放进冰箱后被吹干蔫掉。

农耕中的智慧:大自然里没有浪费

我小心翼翼地踏上菠菜生长的田垄,泥土松软而潮湿,田垄上要使用四脚有圆铁片的板凳,否则凳脚会嵌入泥土。一开始我没能掌握要诀,割出来的菜叶上沾满泥巴,手也总是黑秋秋的,需要在衣服上擦了又擦。

请教珮珮后才知道,原来不需要从根部拔,只要手握菠菜中心几片叶的叶梗,在靠近根部的地方垂直向上提起,菠菜就乖乖出土了,手上也不会沾到任何湿土,能保证采出来的蔬菜干净。修剪根部时偶尔会掉落叶片,这些叶子会单独收集交给厨房,作为近日的伙食。

既能开小绿又能采好菠菜,珮珮真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最好诠释。

她动作比我快很多,因为她心细得来,还胆大,面对营养不良的菜叶,她会直接砍之,而我总是犹豫不决:这只有一点点黄,感觉还可以吃啊!还是我可以把它们带回去?

珮珮见我优柔寡断,便跟我分享:「之前我听过一句话,大自然里没有浪费,这些叶子回收后,会成为堆肥,重新回到大自然中去,一分一毫都不会少。」所谓的舍与得,是人类社会的概念,大自然只无条件接纳、包涵、孕育、升华一切。

珮珮还告诉我,书院在教导孩子们的时候,除了教规矩,还教权变。例如面对仅枯黄一点的叶子,若儿女情长地将其保留,在冰箱里,一片败叶会「带坏」其他所有好的叶子,这不就属于纵容坏事了吗?

耕作中有真实智慧,珮珮这么提醒后,我对孔子的「硁硁然小人哉」又有了新的体悟。是啊,要对自然充满信心,这样处理不是浪费,而是给它们重生的机会。(廖小花/世新大学陆生)

【征文启事】

中时新闻网「两岸征文」栏目,延续《旺报》两岸征文活动,征文主题:台湾人看大陆、大陆人看台湾、两岸看世界、两岸一家人、两岸新时代,欢迎全球华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过亲身经历的故事,刻画两岸社会肌理,描绘世界见闻,打破刻板印象,促进两岸民众相互了解、建立全球视野,向读者展现时代的脉动与发展趋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脸书粉专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欢迎线上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