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在大陆》台湾农人福建创业 引种山苏拓大陆市场

孙嘉璟夫妻在打理山苏苗。雷露微 摄

晨曦,摘菜;黄昏,浇水。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淮土镇寒谷村五里亭路边大棚里,每天都能看到一名高高瘦瘦,肤色黝黑,头戴棒球帽的大叔在里面忙碌。几年如一日,旁人都以为他是个本地人。其实,他是一位来宁化创业的台胞--孙嘉璟。

孙嘉璟今年59岁,是台湾苗栗县人,此前在苗栗县经营五金店,从事板材、轴承等产品的加工与销售。2015年底,孙嘉璟和妻子吴敏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宁化考察,发现这里的气候、土壤适合种植台湾蔬菜。2016年3月,他从台湾带来5000株山苏苗,在宁化县城郊镇连屋村租下土地,搭建起10个蔬菜大棚,开始试种山苏。

山苏,全名台湾山苏花,在台湾中低海拔山区都可以看到它的踪影。叶子由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开,紧密排成鸟巢状,所以又名鸟巢蕨,是新兴的养生蔬菜,老叶能制成茶叶,嫩叶是可口的蔬菜。

「台湾山苏存活率高,经过一年育苗,移栽后过一年半左右就可以开始采摘,有收成。」孙嘉璟说,山苏植株越老,产量愈高,价值越高。而这,也是他在宁化「第一个吃螃蟹」的底气。他和妻子就像呵护孩子一样,精心打理着10个大棚里的山苏,期待着丰收。

「种下后的第一次采摘,共摘了30斤,每斤35元(人民币 下同),搭车发往厦门。」当年底,孙嘉璟和连屋村村民分享了1050元第一笔打账记录。「我想用行动告诉大家,台湾山苏不仅有市场,还能卖高价。」

作为一种热带蕨类蔬菜,山苏喜温暖,不耐寒。而宁化虽是亚热带气候,但一年总有那么几天霜雪冰冻。2017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霜冻将孙嘉璟基地的1500株山苏冻死。看着剩下的3500株山苏,心疼之余,他和妻子更加悉心照顾,冬日注意防寒保暖,平时减少嫩叶采摘,让山苏长孢子、育新苗。

孙嘉璟说,「山苏每片叶子背部都会长棕色的孢子,能为基地提供源源不断的种子。等到9至11月份时,种子会随风飞扬,随地发芽,长成一株株小苗,精心培育后就可以大量移栽。」在夫妻俩的努力下,至2020年初,3500株山苏已培植到了70000株,种植面积达40亩。

小苗不断繁育,需要流转更多的土地。孙嘉璟在连屋的发展遇到了瓶颈。

「要不去我们村?」宁化县淮土镇寒谷村村干部张康宁在县城拥有一家餐馆,常购买山苏作为餐馆特色菜。他得知孙嘉璟的境遇后向他提出了建议。

于是,在张康宁的牵线搭桥下,孙嘉璟将种植基地搬迁到了寒谷村,成立了福建桦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过近4年的发展,他的山苏种植面积从当初的40亩扩大到100多亩,大大小小的山苏株数达到了20万株。

「山苏可采春夏秋三季,差不多采完过一周又可以采摘一次,一株全年产量300克。」孙嘉璟介绍,山苏的采摘只采叶尖三分之一的嫩叶,留下主株继续生长,即使这么频繁的采收,仍然供不应求。当下,基地的山苏除了向当地酒店提供外,主要销往福州、厦门以及上海等地,产值在160万元左右。

孙嘉璟的基地除了给当地民众偿付土地租金外,也实现了寒谷村村民家门口就业的愿景。常年在孙嘉璟基地务工的村民陈香兰说,「一年在基地打工也有2万元左右的收入。」

如今,孙嘉璟每天的生活都是围着山苏转。早上吃完早餐,他和工人一起去摘菜,然后将鲜嫩山苏配送给客户,下午有空了喝喝茶,傍晚的时候再去给山苏浇浇水。

宁化县是客家先民由北向南大迁徙的中转站,被誉为「客家祖地」。茶余饭后,聊到宁化县淮土镇孙姓是宁化客家旺族,孙嘉璟也很多感慨。「我的母亲也是客家人,而我的祖籍在福建漳州的漳浦县。」他说,他的祖辈就是在清康熙年间到台湾生活打拼,而今已是第七代,人口繁衍一千有余。「两岸客家同根同源,所以我到大陆后自己融入得很快,生活得非常舒适。」

谈到未来,孙嘉璟说,「大陆市场足够大。」他计划将事业重心放在宁化。种植山苏只是孙嘉璟事业的第一步,他的基地现在引进的台湾软骨鲫鱼、台湾鲷鱼养殖已经成功,另外他还在寒谷智能养猪场参股,期待在寒谷村打造集生态猪养殖、万亩茶园、中草药种植等种养一体的台湾现代农业创业产业园,提升经济效益,带动更多周边的村民增收。(张林勇、雷露微、夏淑珍)

【征文启事】

中时新闻网「两岸征文」栏目,征文主题:台湾人看大陆、大陆人看台湾、两岸看世界、两岸一家人、两岸新时代,欢迎全球华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过亲身经历的故事,刻画两岸社会肌理,描绘世界见闻,打破刻板印象,促进两岸民众相互了解、建立全球视野,向读者展现时代的脉动与发展趋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