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学之母」钟肇政辞世享寿96岁 创作史=台湾文学史

记者林育绫/台北报导

喻为台湾文学之母」的钟肇政于昨(16)日辞世,享寿96岁。钟肇政一生创作不辍,书写台湾人民的生活情感和社会现实,而数十年的创作史,可说就是一部台湾文学史,对于鼓励提携后辈作家更是不遗余力。文化部长郑丽君表达崇敬与无尽的哀思,文化部将尽力协助家属治丧,并将会同委会呈请总统明令褒扬。

▲「台湾文学之母」钟肇政辞世,享寿96岁。(图/摄影林柏梁摄影)

钟肇政(1925-2020),客家人(籍贯桃园),彰化青年师范学校毕业,台湾大学中文系肄业,曾任教师、《民众日报副刊主编、台湾文艺杂志社社长东吴大学东方语文学系兼任讲师总统府资政、台湾笔会会长、台湾客家公共事务协会理事长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会董事长宝岛客家广播电台董事长。

▲「台湾文学之母」钟肇政数十年的创作史,可说就是一部台湾文学史。(图/摄影家林柏梁摄影)

钟肇政创作以小说为主,兼及论述、散文传记,长篇小说主要分为以自身经历反映动荡时代的《浊流三部曲》为代表自传体小说,以及以呈现50年日治时期社会现实的《台湾人三部曲》为代表的历史题材小说,创作作品多达2千万字,深刻而细腻地描写台湾风土人物与历史记忆。一生获奖无数,曾获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台湾文学奖教育部小说创作奖嘉新新闻奖基金会小说创作奖、吴三连文学奖、国家文艺奖、二等景星勋章、总统文化奖百合奖、二等卿云勋章、首届客家终身贡献奖行政院文化奖等奖项

▲钟肇政老师记《文友通讯》。(图/国立台湾文学馆提供)

文学创作之外,钟肇政也长期从事翻译工作,将日本文学引介给台湾,而更为人所称道的,是他为台籍作家开拓出创作与交流的空间。1950年代,在日语教育下成长的台籍作家面对战后一元化的语言政策,需要使用过去不太熟悉的语言创作,他于是在1957年发起战后第一份作家联谊性的通讯媒介《文友通讯》,借以沟通讯息、交流作品并互相支持。其后参与《台湾文艺》编务及主编《民众日报》副刊期间,更致力于提拔新人作家,带动台湾本土文坛的成长茁壮。

文化部长郑丽君表示,钟老师以《浊流三部曲》、《台湾人三部曲》开启台湾「大河小说」的先河,第一部长篇小说《鲁冰花》脍炙人口,是跨世代台湾人共同的记忆。对于他的辞世,郑丽君表示崇敬与无尽的哀思,文化部将尽力协助家属治丧,并将会同客委会呈请总统明令褒扬。

我们的美丽就用白纸黑字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