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爆炸/马云被逼捐款 网友:首富就应该捐一个亿

▲2014年胡润慈善榜显示,马云以145亿元人民币捐赠额,成为「2014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天津大爆炸发生以来,各界爱心人士发动捐款,而身价超过7000亿元台币的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也成为网友关注焦点,他的微博评论被「逼捐款」留言给淹没。不过,有人跳出来说话,直呼这是「道德绑架」、「勒索」。

「马云被逼捐」是16日的微博热搜词之一,去马云的认证微博「大自然保护协会-马云」查看可以发现,他最后一次发文是7月29日,讲的是「将来机器人人类谁更聪明」,但评论留言几乎都是要他捐款给天津,有人认为「首富就应该捐一个亿」,也有人说「你不捐款,我再也不淘宝了」。

有网友看不下去,将相关留言截图,并表示「知道这世界有XX,但没想到已经都不要脸到这种程度了」。网友质疑这些人是「道德绑架」、「勒索」。

随后,也有人跳出来帮马云讲话,认为这次事故政府保险会解决,因为天灾人祸区别,「叫马云捐款的你也是中国人,那你也有小责任,你捐小钱了吗?百度一下马云去年捐了154亿。」

而《北京青年报》一篇评论指出,慈善事业本来就是基于道德愿望的事业,人们可以期待一个人成为慈善家,尤其是那些身价惊人的富人们,但人们没有权力要求一个人一定要从事慈善事业,即便这个人很有钱。「因为财富并不是慈善与否的凭证有钱人可以不慈善,没钱的人也可以慈善。」

评论还说,那些「逼捐」的人自己可能也没捐款,但他们会认为「我又没有钱,我捐一点钱有什么意义吗?马云可不一样,马云可是首富」;这反映了人们在道德绑架时,经常会把责任加给别人,谈及自己时总提及特殊性,「于是,慈善在悄然之间已经被认定为有钱人的事业。这是一种责任的推卸,也是一种对有钱人和慈善事业的扭曲理解。」

评论分析,「逼捐」背后还有人们的道德焦虑、慈善焦虑,因为一个社会难免有贫富差距,「如何去缓和不同群体之间的紧张关系,如何去一同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慈善无疑是最有效的润滑剂。当群体矛盾加大时,慈善会让人感觉共同体的存在;当风险突如其来时,慈善会让社会形成共同担当的凝聚力。」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全部转载!

►►►秒飞遥远国度--欢迎「ET看世界」粉丝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