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对象不能只看星座!「焦虑型+逃避型」最灾难的恋爱组合
▲挑对象除了要看星座之外,要更了解自己与对方的依恋模式。(示意图/CFP)
文/《依恋效应》
【如何一眼就看出约会对象的依恋模式?】
不管是我们生活中出现的热心媒人,还是我们手机里的相亲约会应用程式,都希望了解我们最喜欢的食、电影、爱好等,因为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找到我们的理想搭档。但他们可能都遗漏了一项最重要的元素:依恋模式。
数百项最新研究证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依恋模式,这是指我们在幼年时期通过与父母和其他照顾者的互动而形成的核心情感,这会决定我们如何在生活中与他人建立关系。依恋模式主要分成三种:安全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和逃避型依恋。某些依恋模式的组合会产生特别好的结果,某些依恋模式则有可能导致灾难。
在建立关系之前,我会建议你评估一下自己的依恋模式以及约会对象可能的依恋模式。你可以透过《依恋效应》一书来了解自己的依恋模式,但是你要如何判断你的约会对象是哪种模式呢?
这边提供一些重要的线索,让你可以在初次约会时就掌握对方可能的依恋模式。在累积数年的依恋研究后,我已经确定,掌握以下这三大指标,就可以大致确定约会对象的依恋模式。
初次约会,从彼此交谈的流畅度,就能够收到足够的信号,来断定你的对象是属于安全型依恋(容易信任他人且对亲密关系感到满意),逃避型依恋(习惯避开关系,寻求个人独立)或焦虑型依恋(渴望亲密并需要不断寻求安心感)。
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ofRochester)心理学教授哈里‧莱斯(Harry Reis)博士解释,根据在双方初期互动中的交谈方式,能够很容易确定:逃避型依恋者对谈论情感感到相当不自在。他们会倾向谈论自己的工作,工作,喜欢的电视节目以及其他类似主题,不希望话题变得个人化或过于深入。
安全型依恋的人则能够灵活发挥,让人感到轻松,容易相处。
从初次见面的谈话中,安全型依恋者与焦虑型依恋者有时看起来极为相似。那是因为,焦虑型依恋者害怕被拒绝,想要取悦对方,常常会表现得幽默风趣。换句话说,他们可能像安全型依恋者一样充满自信和参与感,但实际上他们这样做是出于另一个原因。
Reis博士解释说:「有些焦虑的人对另一个人并不真正感兴趣。他们只对喜欢他们的人感兴趣。他们爱说:好了,别再说我了。我想了解你。你对我有什么看法?焦虑型依恋者只在乎你对他的看法。
要确定你的对象究竟是哪一型,请使用以下这个指标。
逃避型依恋者不太可能透露他们的内心话,特别是向一个刚见面的人。大体来说,他们几乎不会透露任何信息。他们会有意识无意识地告知他人:他们不需要仰赖别人的力量。
焦虑型依恋者往往会太早地透露自己太多信息。这种自我披露的冲动可以反映出他们需要快速找到亲密关系。他们在实际建立关系之前,就感到对亲密的需求。结果是,他们可能显得有些黏人、过度需要和过度渴望。
安全型依恋者则会达到黄金比例:他们不会透露太多,也不会太少,而是恰到好处。他们总是能够很完美地处理好紧张的局面,并基本上对任何人事物都保持乐观态度。
3. 个人情史。
安全型依恋者无论是否恋爱中,都能舒适自在地生活。如果通过交谈你了解到,你的对象有很长一段有对象,又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对象,那么这可能表示他属于安全型依恋模式。
焦虑型依恋者由于渴望亲密,并且在没有伴侣的情况下会感到情绪不完整,从青春期开始,就可能一直拥有对象。在提及过去的伴侣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强烈的怒气,或给你一种事情在他心中尚未解决的感觉。
相反地,如果你的对象过了成年期都尚未有过认真的恋爱关系,那他很有可能是逃避型依恋者。还有,他可能拥有一大票的朋友,但似乎没有一个知心密友。
那几种依恋模式最速配?
如果你属于安全型依恋,恭喜你。依据研究表明,你有办法与任何依恋类型者建立成功的关系。如果你的对象也属于安全型依恋,那么你们双方都有能力让这段关系稳定持久发展。如果你的对象属于逃避型依恋或焦虑型依恋,你可以通过了解对方的依恋需求,使关系更加稳定;而随着在一起的时间愈来愈长,你也可以帮助伴侣转型成安全型依恋。正因如此,安全型依恋者是所有人的最佳良伴。正如哈利.莱斯教授所言:「如果你能找到一位安全型依恋的人,你就领先大家五步了。」
焦虑型依恋的人希望与伴侣亲近,甚至到水乳交融的地步,他们能接受强烈的亲密关系与正向情绪,特别是在交往初期阶段。不过他们也很难相信感情,这让他们内心对于亲密关系的渴望陷入拉扯。他们强烈需要与人维持关系,讨厌因为没有伴侣而没有安全感。如果一对伴侣都属于焦虑型依恋,他们的互动可能是缠着彼此与控制对方,反而限制了两人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逃避型依恋的人较独立自主,因此往往对一段感情投入较少,当发生冲突,他们会选择拉开距离。他们通常不会选择逃避型的对象,而是偏好安全型或焦虑型的伴侣,这会让他们感觉更自立自强。如果两个逃避型依恋的人成为一对伴侣,一旦问题出现时,很有可能两人都会毫不犹豫抽身离开。
最糟糕的依恋模式组合,就是专家所称的「焦虑逃避型困境」,指的是逃避型依恋与焦虑型依恋组成的伴侣,两人需要的亲密关系程度不同:焦虑型依恋的人试着亲近,逃避型依恋的人拉开距离。当需求无法获得满足,他们的反应方式完全相反,因此形成「你追我跑」的恶性循环。
但请记住:没有配对注定失败。
尽管如此,没有任何依恋模式组合是注定会失败的。就算一对伴侣必须面临比别人更多的问题,只要了解各自依恋模式的影响,努力解决这些挑战,例如透过咨询,也可能成功维持让人满意的稳定关系。
★本文经三采文化授权,摘自《依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