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揭密》开发无人机直升机平台 陆民用航母具任务多样化潜力
图为中船探索01号(下)与共军两栖攻击舰(上)的比较,显然就是一艘民用版的无人机与直升机海上平台,当然也具备军事支援功能。(图/中外舰闻)
中国一艘外型与航空母舰相似的大型科研船舶下水试航,引来不少中外军事观察人士注意,同时也有网民起哄并争论是否可以在对台湾作战时运用。其实在战争时征用民船本就是常态,如果载客的渡轮都进行运载装甲车演练,大型平台甲板船舶用于作军用直升机或无人机起降平台,实在就没什么好争论的。应该要注意这种民船军用的海上平台如何演变,以及未来在共军台海巡航上扮演的角色。
这艘外型类似航空母舰的大型船舶主要特征是甲板上有3个大小不一的舰岛,船长200米,宽25米的直通式飞行甲板,左舷有明显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CSSC)标志。军事观察人士指出,它的排水量只有1.5万吨,不太可能用来搭载固定翼舰载战机。而近日曝光的更多图片显示,它的甲板上刷了至少2个类似两栖攻击舰上的直升机起降点标志,如果搭载飞行器,也只规划直升机与无人机2种选项。
中船探索01的甲板上刷了至少2个类似两栖攻击舰上的直升机起降点标志,显然是供直升机与无人机起降之用。(图/腾讯网)
它的舰体上有「中船探索01」标识,烟囱上则有「CSSC」的中船集团英文拼音 根据招标资讯,中国船舶集团系统工程研究院,招标项目为001试验平台船体(海上浮动试验平台)。论其外型,比大多数两栖攻击舰例如韩国独岛级、日本日向级与美国美利坚级都大了不少。船中部那座类以游轮外观的舰岛有众多的大型舷窗,应是舰员工作与生活区,足证这是民用船舶设计。此外,甲板上明显绘制与075型两栖攻击舰相同的直升机与无人起降点标识线。因此有人推测,中船一号设计一个与其吨位不太相称的巨大飞行甲板,可能是为模拟航母或两栖攻击舰,用于直升机与无人机在舰上起降训练。
中船探索01最前方的舰岛设置雷达天线,可以确定是主管飞行器起降任务。(图/腾讯网)
至于用作无人机母舰,一般关切的还是军事上的应用,但是今年5月美国《海军新闻》曝光可能是全球首艘专用无人机母舰,该舰正在上海长江造船厂建造,已知讯息显示它是在2022年12月下水。
这艘无人机母舰设计比航空母舰小得多,长度大约只有航母的1/3,宽度大约1/2。海军或中国海军(PLAN)超级航母。要操作固定翼飞机空间过于紧迫,做为无人机母舰就相当适用,它可能会使用某种型式的弹射与回收装置。许多国家(伊朗和土耳其)已开始设计或打造无人机母舰,但多数仅限于计划阶段。中共所打造的这艘无人机母舰是全球第一艘,因此它没有任何可以模仿的对象。目前还不知道这是共军的新型舰艇项目,还是用作商业销售的民用船舶,外界已知的是伊朗和土耳其这两个与中共关系良好的国家正在进行无人机航母计划。
美国海军曝光可能是全球首艘专用无人机母舰的卫星照片,该舰正在上海长江造船厂建造。图中的A为体型相对较小的无人机母舰。(图/美国海军新闻)
中船一号会不会担负其他的试验职能,暂时还不能确定。但是令人关注的关键在于这艘船的工期从入坞到出航只有不到6个月,若按招标资讯,从备料到交付也仅用时一年半。中船一号的前期卫星照片也显示,它所在的船坞还还能同时建造另外2艘一样大小的船舶,而这只是广州广船国际的一个造船厂,如果加上上海的江南厂与大连厂的巨型船坞,大陆现有的造船能力确实令人畏惧。
陆媒将影片中的片断拚凑起来,展现整艘中船探索01这艘海上平台的全貌。(图/新浪网)
早先传出较模糊的图片显示,左舷靠后方有一个不小的开口似乎是通往机库的升降机,舰尾的开口可能是气垫艇与高速汽艇进出坞舱的通道。由于中国大陆的民用船舶在战时转为军用的观念已属常态,这类船舶除了科研用途之外,还能做直升机与无人机起降训练用,也有分析认为将来在支援南海岛礁海警队维权任务时也相当好用,可以作为中国海警海上综合执法任务的母舰。另外有鉴于
另外,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共海军基于任务需要,经常向民间租用敞口式半潜船,或是货轮改装半潜船,它们一般有100~200米长、30~40米宽的载重甲板,起降空间比两栖攻击舰大得多,稳定性较佳。它们能充当直升机加油平台,在跨海军事行动时可以扩大直升机作战半径。如果征用这种民用航母,也能有类似的功能,但它能在行进中执行直升机起降任务,这是比半潜船平台较优之处。
海上专用的半潜船也能做为直升机加油与后勤平台,中共海军也经常因任务需要向民间租用。(图/搜狐网)
近年来随着着无人机的快速发展,无人机母舰已势在必行,中共也正在开发专用的无人机母舰。这艘编号为1号的母舰除了担任远程科考与水文调查任务,还能做为无人机测试平台、直升机中继加油平台等需要大型特种甲板的任务,战时也能作为支援作战的海上平台,可以发挥任务多样化功能,而这些任务中最受瞩目的当然是做为无人机平台的测试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