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对陆顺差是台湾经济荣枯关键

社评

赖清德政府财经团队大致确定,看来十分务实。在中美经济激烈竞争,全球化逆转格局下,两岸经贸面临多重挑战。多年来大陆是台湾投资、出口与贸易顺差最主要来源,对陆贸易优势能否持续,将是台湾经济荣枯关键因素,赖清德财经团队应有正确认知。

全球贸易衰退 靠陆保顺差

去年全球贸易遭遇逆风,台湾对大陆与香港进出口双双衰退,但仍享有805.5亿美元顺差,仍然是台湾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从出口货品类别看,台湾对大陆与香港出口最大宗为「电子零组件」,全年出口额969.94亿美元,占比63.7%,其次是资通与视听产品148.57亿美元。

从两岸经贸结构来看,台湾在机电产品、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和化工产品等领域具有明显的出口优势。台湾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顺应投资及产业全球化趋势,将制造外移,研发和品牌则留在本土。大陆成为台湾产能外移最主要对象,因而在全球价值链中取得竞争优势。两岸经贸的互补性将彼此深度联结,通过「台湾接单、大陆生产、出口海外」的合作模式,将经贸蛋糕不断做大,实现了互利共赢,台湾亦得以保持对陆贸易顺差。

不过,近年来两岸经贸合作模式面临多重挑战。首先,美国将大陆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在科技、经贸上对陆打压、围遏,势必冲击两岸经贸关系,「台湾接单、大陆生产、出口美国」的电子产品,开始受到美国加征关税的不利影响。

其次,大陆面对美国的全面打压,正进行一系列产业变革升级,正竭力解决科技「卡脖子」。大陆历经40余年改革开放,已成为世界制造业领头羊,将物美价廉的商品输送到全球,获得贸易顺差。但是,大陆不会也不可能仅满足于世界工厂的角色,将聚焦高精尖领域的发展,并对全球产业格局造成新变化,台湾的优势地位将受到冲击。

民进党近年出于政治操作,阻碍两岸经贸交流,不断对大陆产品高筑歧视性贸易壁垒,抹黑ECFA,漠视与误导台湾民意,夸言两岸经贸衰退对台湾经济冲击不大。赖清德执政后若继续无视两岸经贸互利的事实,不做出积极的改变,继续挑衅大陆,大陆一旦祭出反制的措施,必将反噬台湾对陆贸易顺差,拖累台湾经济。

缺乏关税优惠 竞争力堪忧

30多年来,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对台湾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台湾对陆贸易顺差从2000年的204.5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1289.5亿美元,年平均增长12.8%。2022年台湾对大陆出口衰退1.6%。受此影响台湾出口成长仅7.4%,GDP成长率2.35%,双双大幅衰退。

民进党政府以「新南向」政策替代两岸经贸联结,但收效甚微。数据显示,台湾与「新南向」国家近5年来贸易额虽增加,但贸易顺差却由2018年的194亿余美元,缩减至去年的134亿余美元,大幅下滑约3成。讽刺的是,蔡英文总统任内台湾对大陆的贸易依存度达到创纪录的43.9%,清楚说明台湾经济成长摆脱不了大陆因素。

台湾应正视两岸经贸面临的新挑战,增强两岸经贸合作中的创新驱动力,与大陆携手共同做大经贸蛋糕。一方面在大陆新一轮产业升级进程中,台湾高科技产业面临重大战略机遇窗口,若能善用既有的科技优势,融入大陆产业链、供应链升级进程,将共享大陆产业升级的红利。过去两岸经贸关系的形成,多受大陆相对低廉的要素价格驱动,如今大陆正孕育新经济代替传统产业的新格局,新科技、现代服务业等会成为拉动两岸经贸关系的新动能。

另一方面,大陆对台湾新南向对象国已签订RECP,享有关税优势,加上高水平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台商提供巨大的机遇。大陆将重塑全球化市场,台湾业界若能嵌入大陆的全球供应链和市场体系,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不断夯实并创造自身优势,做大两岸经贸蛋糕,与大陆共同成长,是维持对大陆贸易顺差与台湾经济荣景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