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让台湾人民寄希望于大陆

社评

一波三折的蓝白合可能以分道扬镳收场,6成期待政党轮替的民意,最终难敌政客的私心私利。对两岸关系而言,若下架民进党失败,民进党抗中路线、互不隶属的「两国论」、去中国的教育政策将固化,台海兵凶战危的情势恐更加严峻。不过,大陆该为2024政党轮替失败而灰心丧气吗?显然不必。

蓝白不合 少数执政弱化

政党轮替是民主常态,赖清德2024若胜选,形同打破2000年来所形成的8年执政周期魔咒,但很大程度是蓝白不合的结果,而非赢得多数选民支持。即便侥幸当选,总统得票率与立法院席次很可能都不过半,形成未来4年「双弱势」格局,可称之为「半轮替」。

大陆一般认知,国民党支持统一、民进党主张台独,2024政党轮替意味两岸求同存异、恢复协商,这种简单的二元思维并不正确。毕竟,7成以上民意支持两岸维持现状,用最通俗的话是不想被中共管,但也不希望战争,因而无论是国民党、民进党还是民众党,两岸政策都以维持现状为主轴,区别只是在于光谱稍微偏统或偏独,都不可能主张「统一谈判」或「法理独立」。

假如2024民进党下台,国民党或民众党执政,未必就能回到马英九时期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识」,即便两岸恢复交流,一旦遇到政治分歧,恐怕还是陷入僵局。尤其民进党擅长以燎原之势卷土重来,或许届时台湾民意对大陆的抵触会更加强烈。反过来,赖清德若当选总统,或面对「蓝白大于绿」的国会生态,加上美中关系改善,民进党两岸政策在美国压力下可能谨小慎微,也未必不利于台海稳定。

大陆过去曾对两岸统一提出「两个寄希望」: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随着2016年民进党的执政,前一句已不常提及,如果2024选举,台湾人民「想下架民进党却下架不了」,后一句是否应该进行重新思考呢?

其实,大陆应该了解到,所谓「寄希望」的深层逻辑,是期待台湾民众自发选出一个支持或倾向统一的政府,然后经由两岸协商、逐步达成统一。然而,事实证明上述路径并不存在,大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应该调整为「让台湾人民寄希望于大陆」。

和平统一 放诸福建先行

简言之,大陆与其去「寄希望于」台湾内部的政党轮替,不如去思考,只有当台湾人民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大陆的治理效能、希望参与大陆的制度运作,两岸和平统一才会水到渠成。否则,即便台湾出现一个愿意和大陆协商对话的政府,一旦两岸关系走近、或触碰台湾民意的敏感神经,两岸关系好不容易取得的进展,很容易得而复失,甚至付之一炬。

如此一来,「政党轮替」对大陆对台工作的意义,就赋予全新内涵:在两岸统一的语境下,真正推动「轮替」的是台湾人民内心对中国共产党的观感。民进党为何每次大选操弄统独对决屡试不爽?不是台湾民众真的支持台独,也不是民进党真的敢推动法理台独,而是民进党利用两岸民间的心理差距,将中共塑造为「对立面」,渲染「民进党vs.共产党」对决,让台湾民众对中共、对大陆产生恶感,进而拒绝统一。

归根究柢,大陆应该认识到,对台应该扮演「影子政府」的角色。一方面,对台论述、文宣不应是「高来高去」的道德劝说,要多谈与日常生活、柴米油盐密切相关的议题,多说民众听得懂、有感的语言;另方面,既然选定福建作为「融合发展示范区」,作为「和平统一示范区」来治理和建设,那么就应该让台湾人民期待、支持的政策,放诸福建实行,或者让台湾人民不满、无奈的政府作为,在福建拨乱反正、产生示范效应。

旧金山「拜习会」上,大陆领导人习近平将「和平统一」与「终将统一」相联结,说明中共高层清醒认识到,和平统一是道阻且长的民心工程。蓝白合不合,都与和平统一无关,大陆只有积极有为发展进步、造福台湾人民,台湾社会终会迎来认同中共、认同统一的「政党轮替」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