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人民币加速国际化进程

旺报社评

人民币国际化于2016年10月纳入特别提款权(SDR)时达到高峰,之后发展逐渐停滞,近期传出上海将成为人民币自由使用的试点,这意谓资本帐项目的开放,攸关人民币国际化最后一哩路,立刻引起全球市场关注。

上海试点具画时代意义

人行研究局长王信在国新办记者会透露,为便利企业贸易投资资金进出,并探索临港新片区内资本帐项目的开放,将全力支持上海先行先试人民币的自由使用与兑换。记者会中的重点除了强调持续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外,真正吸引外界目光的,是上海试点开放资本帐。这不仅标帜着大陆金融市场开放的决心,更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有机会跨过最后一哩路。即便上海试点只是一小步,却可能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大步。

这个宣示有迹可循。2020年6月人行行长易纲出席陆家嘴论坛时曾经透露,外界关心的人民币自由兑换与资本项目可兑换,将在上海先行先试。当时市场议论纷纷,认为大陆应该是有意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才会释出这样的讯息,并揣测时间点可能不会太久。但一等就是1年多,6月初终于写入上海临港新片区的「十四五」金融规画中,近日正式公布实施。

人民币资本帐项目的开放时点,虽与市场预期有段落差,但等待是值得的,毕竟这具有画时代意义。一般来说,一国货币要国际化,甚至进一步成为国际通货,基本条件是全面可自由兑换与使用。不管是经常帐或资本帐项目,都不得在兑换与使用的过程中,无端施加任何的保护或限制措施。

早于1996年,为加速国际贸易往来并推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大陆就已决定接受IMF协议第8条的规定,实现经常帐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这也是IMF认定一国货币可兑换的最低标准。不过,相较于经常帐早早就开放,基于资本可能严重外流的考量,资本帐项目迄今仍未全面开放,还是处于高度管制状态。这不仅强烈限缩资金的进出往来,无形中也成为人民币国际化最大的阻碍。如今,上海允许资本帐项目可以先行先试,无非是表明这道高墙已被跨越。接下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当然值得令人期待。

近年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虽放缓,但过去努力奠下的基础正一点一滴发挥作用。比如,渣打银行利用离岸人民币存款、股票及债券等资产计算得出,最新的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已创下近5年半新高,逼近2500点。而花旗银行则是进一步预测,2030年人民币将有机会超越日圆及英镑,成为全世界第3大国际支付与结算货币,占全球支付总额将达到7.94%,足足是现在2.46%的3倍之多。

此外,IMF最新公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亦指出,今年第1季人民币外汇储备总额已来到2874.6亿美元,不仅连续9季成长,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也升至2.45%,续创人民币纳入此报告数据以来的新高。

勿轻忽资本外流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长期以来的努力已建立初步成效,从跨境贸易结算到投资、储备货币等,都可见到明显的成长。若能在此基础上朝人民币资本帐项目可自由兑换的目标前进,人民币成为国际通货将只是时间的问题。对于北京来说,这绝对是一件好事,也是不能错过的大好机会。现阶段大陆经济底气十足,能够提供足够的政策资源作为后盾,来办好这件事。另一方面,大陆正面临经济转骨过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打造强势的人民币,不只有助于未来大陆内需消费与投资动能的提升,更有利于大陆在国际金融市场争取话语权。基本上,可谓是一箭双雕。

不过,在实际执行层面,需要稳健有序、按部就班,不能操之过急。毕竟对于大陆这类新兴市场经济体来说,资本帐开放等同于允许资本外流,背后的风险不能轻忽。特别是在开放初期,资金难免大量流动,可能造成货币调控的压力,一旦不能拿捏得当,恐将引来市场动荡,不利后续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与发展,需先做好万全的规画与风险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