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經驗─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徐上富同理病患 努力精進醫術

徐上富(左)因为太太(右)更积极治疗睡眠呼吸中止症。图/徐上富提供

小时候总是会深夜喘咳,大约10岁左右,被诊断是「气喘」所致,从此迈向这一生寻求与气喘共存之路。小时候对于吃药,总会莫名的恐惧,但妈妈不忍我长期饱受气喘之苦,在小学三年级时,拿着一罐标示着有「冬虫夏草」的药方,要我吃下去,并强调「这很贵,一定要吃完」,吃了快5年的强身帖子,迷迷糊糊的,也不晓得有没有用。

医学系毕业 才乖乖吸药

不过,气喘儿除了需要强健的体魄,还需要定期服药。在小学五到六年级时,某次深夜又突然咳了起来,这次咳得昏天暗地,家中已经没有气喘药可以吃了,家人紧急将我送急诊,躺在急诊室内没有太多的印象,只记得吸了急性支气管扩张剂后,就被带回家,我没有太大的感觉,却吓到爸妈了。

那次之后,开始定期使用吸入性类固醇,却是有一搭没一搭地用药,反正胸闷喘不过气,最多是一到两个小时不舒服,「忍」一下就过了。直到医学系毕业,才彻底搞清楚「气喘」是种慢性病,不好好治疗对身体的影响大。临床实习时,前辈介绍肺功能是用「减法」运作,不是开始用药肺功能就能满血回归,「肺伤是不可逆的」,从此乖乖吸药。

呼吸练习 缩短气喘时间

开始稳定吸药后,气喘偶会发作,但以前是胸闷喘不过气维持数小时,现在一小时之内就会缓解,发作频率也大幅下降,以前一周会发作一次,现在两周左右才会有一次不适,而且后续靠着「呼吸练习」,让缓解时间缩短到半小时内就能改善。

气喘发作时,患者容易因为呼吸不顺,反而更用力、更快速地呼吸,往往会吐出太多二氧化碳,造成过度换气,初期患者会感受到嘴麻,接着胸闷胸痛,严重者会眼前一片黑、腿软晕厥。电影中常演出过度换气时,患者拿着一个纸袋吸吐,并不建议这样做,正确作法是气喘发作时,调节呼吸,做能让身心放松的「呼吸练习」。

气喘发作时的呼吸调节,因涉及身体最重要的氧气,一定要由专业人员带领,由医师或呼吸治疗师手把手地教,才能达到呼吸训练的效果。

成为胸腔科医师后,因缘际会地踏入了睡眠医学领域。鼾声如雷的我,透过睡眠检查确定罹患了「睡眠呼吸中止症」。导因于从小就有的鼻子过敏,有慢性鼻炎,经常鼻塞,因此长期习惯用口呼吸,不仅造成轻微下巴内缩,下腭与舌头无力,睡觉时必须张嘴呼吸且舌头后倒,进而导致睡眠呼吸中止症。

原本没有太积极治疗睡眠呼吸中止症,后来和浅眠易醒的太太交往,她的睡眠品质一直被影响,所以我开始了一连串治疗的行动,睡前使用鼻喷剂,并用抗敏的透气胶带把嘴巴贴起来,贴法是从人中一直线贴到下巴,也规律地洗鼻子与做口咽肌肉运动,因此鼾声大幅降低,睡眠呼吸中止症获得改善。

徐上富手绘过敏儿的黑眼圈,是在眼袋下方四分之一处。图/徐上富提供

气喘过敏儿 看面相就知

长期跟气喘、过敏、睡眠呼吸中止症抗战,我很能同理气喘与睡不饱的感受。每次患者进到诊间,一提到不舒服的感受,马上就能对应自己的经验,尤其是气喘与过敏儿,一看面相大概就知道。过敏儿的黑眼圈会在眼袋下方四分之一处,多是因为呼吸不顺造成鼻周围血液循环不佳所致,就像我小时候一样,从面相就能明显发现是个过敏儿。

自己是医者也是患者,所以有更多经验能与患者分享,改善生活品质的小撇步也比较多。因为自身的慢性病,让我更努力地在医学之路上精进。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胸腔内科主治医师徐上富。图/徐上富提供

徐上富

现职: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胸腔内科主治医师

年龄:41岁

学历:长庚大学医学士、台北医学大学临床医学研究所博士班(进修中)

专长:咳嗽、气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睡眠呼吸中止症与睡眠障碍

经历:新光医院内科住院医师、胸腔内科总医师、胸腔内科研究医师、内科加护病房专责医师

罹患疾病:气喘、过敏、睡眠呼吸中止症

治疗:定期使用吸入性类固醇、抗组织胺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