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接续传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

版首语

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2020年,传统文化工作备受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上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2020年,博物馆疫情下主动求变,“云展览”破局走红;2020年,马首铜像回归圆明园,我国文物追索取得新成果;2020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成为世界第一……2020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百姓生活中“火起来”了。

甘肃出土的跳舞纹彩陶盆。光明日报记者李韵

年度热词

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2020年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文章指出,要充分认识我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成就和重要意义。我国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文章指出,要做好我国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第一,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第二,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第三,搞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第四,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

文章指出,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经过几代考古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更加深入人心,一系列的国家政策为考古文博事业的充分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新时代,中国考古事业必将迎来下个百年发展的重大机遇。

良渚遗址全景。资料图片

世界级非遗数量第一

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7日晚,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形成以来,世代传承,习练者遍布全国各地,并在海外有着广泛传播和传承。送王船是广泛流传于我国闽南地区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自15至17世纪形成以来,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逐步从我国闽南地区传播到东南亚地区。

至此,我国共有42个世界级非遗项目,居世界第一。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日益提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鉴都具有重要意义。

故宫角楼。光明日报记者李韵摄

紫禁城建成600年

1420年12月8日,明永乐皇帝颁布诏书:“爰自营建以来,天下军民乐于趋事,天人协赞,景贶骈臻。今已告成。”正式宣告了紫禁城的落成。

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代皇宫,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紫禁城的宫殿建筑,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它的建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建筑理念的集大成者,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工匠共同创造的结果。作为中国首都北京的地标之一,紫禁城经历六百年风雨,始终屹立在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脉绵延不断的表征之一。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宫博物院成立65周年,这是中国文化界的大事。故宫博物院克服疫情影响,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明代御窑瓷器”三场精品展览共接待现场观众126.1万人次,“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座谈会”、“紫禁城建成600年暨中国明清史国际学术论坛”、2020年“第一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等学术研讨会为紫禁城下一个600年的保护和传承奠定坚实基础,一系列弘扬故宫文化的影视作品以亲和的姿态走进大众生活……600年过去,紫禁城已经从皇家宫殿转变为人民的博物馆,这场关于600年的纪念自然也成为一场由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

三星堆出土的纵目青铜面具。光明日报记者李韵摄

观展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全国各地博物馆相继闭馆。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为危机的根本方法。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依然丰富,国家文物局在“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紧急扩增了一批在线展览内容,通过新媒体和虚拟现实表现手段,满足各界公众足不出户在线观展的需求。

这场疫情使“互联网+”打造的“云文化”加速进入了大众的生活。更多博物馆纷纷把已有资源通过官方网络平台进行展现,将展览场景、图文资料、媒体资源,通过展示终端进行互动,带领公众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文化精髓。各省级文博单位也积极整合、开放、共享地方文化资源,如吉林、山东、陕西、北京等地方文物部门也建立了在线展览大数据平台供公众使用。

这些“云展览”借助VR虚拟现实、三维全景虚拟现实、三维网页引擎等数字技术,给予公众全新的观展体验。一些博物馆不仅提供数字化展示,还制作了图文搭配的短视频、音频产品,通过线上展览的互动交流游戏,多样化满足了观众需求。随着线上展览的不断丰富,“云观展”也日益成为一种人们打开博物馆的重要方式

山西出土的翌兽形觥。光明日报记者李韵摄

文物追索

12月1日,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圆明园正觉寺举行“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仪式”。马首铜像结束了长达160年的漂泊,正式回归圆明园,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马首回归之路,汇聚党和政府、港澳同胞磅礴力量,符合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诠释着“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的深刻道理,树立了新时代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地的成功范例。

马首归园昭示着文物追索的新方向。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框架下,中国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机制日益成熟,成果丰硕。多年来,已经有包括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在内的六尊圆明园流失兽首铜像通过不同的方式回归祖国。2020年,流失海外文物追索工作再获新进展。国家文物局实施流失海外中国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方案,成功索回68件流失英国走私文物,接收埃及返还文物艺术品31件。并组织了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专题展和英国返还文物在线展览。中国政府正在为构建更加公平正义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新秩序,不断贡献出中国实践、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光明日报记者李韵、李笑萌整理)

广东南海一号南宋沉船出土的“韩四郎”金叶子。光明日报记者李韵摄

石峁感受4000年前的辉煌

作者:孙周勇(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石峁考古项目负责人)

2020年12月20日凌晨,半梦半醒之间收到了来自斯坦福大学刘莉教授、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荆志淳教授发来的消息。美洲考古学会主办的《考古》杂志评选出了过去十年世界十大重大考古发现,石峁古城作为中国唯一的项目,与尼安德特人基因测序、埃及木乃伊作坊等考古发现一同入选。

突如其来的喜讯,让我睡意顿无。十年往事,历历在目。

万里长城穿越吕梁山与大青山,蜿蜒于鄂尔多斯和晋陕高原的漫漫黄沙之上。穿过明长城著名营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高家堡古镇,沿着弯曲的小路蜿蜒而上,爬上山坡,眼前沟壑纵横。盘延在宽阔的秃尾河北侧山峁之上的石峁古城,赫然横亘在北方的天空下。

白云苍狗,黄土莽莽。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这座消失了的都邑在手铲下逐渐拂去了厚厚的黄土,向世人诉说着四千年前的极致辉煌。从1958年春夏之交的陕西文物工作者首次踏足,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戴应新、巩启明、吕智荣等先生的试掘和踏查,考古工作者对石峁遗址的探索,倏忽之间已然掠过了一个甲子。无论是认作了长城附属设施,还是管中窥豹般的亲密接触,石峁之谜却越来越扑朔迷离。每次艰苦卓绝的尝试,愈发激起了考古人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的信心。尽管岁月的流逝,这种坚韧与坚持却始终没有衰减过一丝一毫。

半个多世纪后的2011年,陕西省考古工作者重返石峁,确认了石峁遗址是中国已知规模最大的史前城址,面积达400万平方米,结构清晰、形制完备、保存良好,世所罕见。流金铄石,玉汝于成,石峁的横空出世,迎来了一片“石破天惊”的惊呼和讶异。

四千年来,石峁古城承载了太多的秘密。藏玉于墙的诡异,杀戮祭祀的血腥,蝉鸣蜂舞的口簧;还有振翅而立的赳赳雄鹰,肃穆狰狞的神面石雕……每一次发现让人震惊之余,更像是一串串的密码,欲言又止地向人们倾诉着,这座横空出世的古城到底有着怎样的辉煌,又是谁在那久远的干戈玉帛、万邦林立的黄土高原,修葺了如此气势磅礴的巍峨城池?

时光压抑不住文明的光芒。石峁,从山峁沟壑走向了世界,一座再普通不过的北方小山村,成为追寻中国早期文明的圣地。让干涸的泉眼恢复喷涌,让被人忘却的东西为人记起,让历史的长河川流不息。石峁考古人惊叹于比肩金字塔的巍巍皇城台,领略着4000年前的极致辉煌,感触着国家起源的文明脉搏。这一刻,我们与你虔诚地凝视着,一眼千年,内心洋溢着无上荣耀。

世界的石峁,石峁的世界。重现石峁辉煌,我辈任重道远。

守在博物馆的80个日日夜夜

作者:方勤(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2020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人们平静的生活,武汉1月23日全面封城。处在疫情中心区的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考古所,没有任何征兆,没有任何提前防备,不得不仓促上阵,与新冠肺炎疫情打了一场空前激烈的遭遇战。

1月23日当天,省博物馆闭馆,省考古所的考古基地封闭。因为突然的封城,交通全面停顿,阻隔在不同区间的省博物馆、省考古所领导班子成员和办公室、后勤部、保卫部、保安大队等部门负责人立即建立了“临期战时机制群”。

这个微信群就是我们的指挥与联络系统,尽管局面难免紧张与忙乱,但马上运转起来了。从1月27日开始,75个精挑细选的精兵强将,值守封闭管理的馆区,他们不能外出,也禁止任何人进馆区,以阻断任何感染的风险。

有序运行刚刚几天,平静再次被打破了。消毒酒精告急!口罩告急!食品告急!首先自食其力,贮备用于文物保护的酒精,勾兑成消毒用品解了燃眉之急;上级部门和全国文博同行紧急行动起来,伸出了援助之手,口罩等紧急物资送来了;有的单位明知来回要经历28天的隔离,也要把一整车水果的慰问物资送到馆区,极大地鼓舞了值守人员的士气。

稳定之后又陷入了对耐力的考验,原以为的“临期”仿佛成了“遥遥无期”。为鼓舞士气,我于2月13日逆行进馆,成为第76名值守人员。我和同事们寸步不离馆,至5月1日离开馆区,整整80天。

这80天内,我们见证了值守人员的团结协作,全国同仁的守望相助;也见证了博物馆同行疫情期间通过网上展览等方式继续发挥博物馆效益;见证了省考古所克服疫情影响,正常下田野开展考古工作;也见证了武汉4月8日的解封;更为难得的是,亲历了5月1日省博物馆、省考古所全体人员核酸检测呈阴性的结果。也就是5月1日这一天,我心情放松地走出了日夜守护的博物馆馆区。

2020年即将过去,回忆难忘的80个日日夜夜,脑中闪出一句艾青的诗:“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25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