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管微创手术后,肿瘤患者“溜达”回病房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董颖钰)“术后感觉非常好,没有明显不适,可以自己溜达回病房去。”12月17日,据湖北省肿瘤医院消息,12日,该院胸外科副主任王胜团队联合麻醉科副主任刘义树团队为一名63岁的肺部肿瘤患者实施无管化胸腔镜手术。术后患者无明显不适,并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走回病房,打破了传统全麻手术后需要6~8小时平卧恢复的常规。术后当天,患者已开始自主进食,目前各项指标恢复良好。

这场无管化胸腔镜手术采用保留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技术,以喉罩代替传统的双腔气管导管,同时保留患者自主呼吸,能有效减少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所带来的气道损伤和压力性肺损伤。术中无需放置导尿管,术后不留置或只下一个细胸管,将创伤降到最低。

此外,术中基本不使用肌肉松弛药,大大减少了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从而显著降低了术后恶心呕吐、呼吸遗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别是对于不能使用肌松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单肺通气不能满足氧合的患者及对声带保护有高要求的特殊患者,提供了更安全的选择。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了解到,“无管微创技术”是在钟南山院士指导下,由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教授团队创新研发。该技术可实现术中保留患者自主呼吸、不插气管插管,术后不放胸部引流管、不使用尿管,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与不适,降低感染概率,加速康复周期。

2022年,无管微创技术系统被列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程。近年来,这项技术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专家来到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学习。

目前,无管微创技术已覆盖肺纵隔肿瘤切除、肺段切除、肺叶切除术等多种胸部手术,还在泌尿外科、心脏外科、肾脏、肾移植科、妇产科等领域实现了跨学科的延伸应用。12月7日,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发起的“无管中心”平台成立,进一步推进无管微创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