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非防卫万灵丹

(图/本报系资料照)

报载中共于10月14 日结束「联合利剑-2024B」军演后,美国高层即呼吁我国立法院应续挺2025年国防预算案。其实,根据我国政府电子采购网10月15日的公告,美方6月时宣布军售台湾720架「人员杀伤型弹簧刀无人机」、291套ALTIUS 600M-V「反装甲无人机」这两项军购案已决标,均由美国在台协会(AIT)得标,决标金额为新台币53亿余元。

其中美国弹簧刀无人机在俄乌战争中,屡屡重创俄军地面部队,改变了战争面貌,已成不对称作战的利器。其亦顿时成为国际军火市场的新宠儿,遂有「颠覆传统作战型态」、抑或「未来战争将是无人载具的天下」等说法浮现,论者仁智互见。

不过,笔者认为俄乌战争经验未必适用于台海战场,倘若共军攻台战役初始以战略奇袭方式,猝然发射大量中(短)程弹道飞弹、巡弋飞弹与远程火箭砲轰击台湾24小时,以台湾岛内狭小、短浅的幅员,咸信各重要军事设施或据点会被密集火力反复轰炸数次,在国军大型无人机跑道抗炸强度不足,或者中、小型无人机仓储设施在面临共军「第一击」时的存活率,都须予以审慎评估。

有鉴于此,为因应共军远程精准武器「第一击」的威胁,台湾应优先运用国防资源置重点于建构反飞弹和反火箭弹防御系统(可参考美军关岛基地整合标准三型、标准六型、爱国者飞弹、萨德反飞弹及以色列铁穹反火箭弹系统的规划),委由中科院在爱国者三型飞弹及国造天弓三型飞弹既有的反飞弹拦截基础上,积极研制或引进反火箭弹的新装备加以整合。

其次,军事投资预算不宜偏重在无人机方面。俄乌战争虽然显示了无人机作战的功效,但以目前乌克兰仍极力向北约争取先进战斗机、防空系统及主力战车的情况来看,常规武器仍是决定最后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换言之,当两军部队在前线陷入僵持、拉锯之际,传统的战斗机、战车、装甲车及火砲等,仍是决定陆地战最后胜负的关键。

再次,台湾虽然对美国大举采购新型无人机,但对战力保存却迟未有新的作为,亟需挹注足够的军事预算,全面进行各种抗炸设施之整修,战时才能提升其存活率。

总之,从战史鲜少听闻一场战争仅借由单一武器的作战方式,达到最终之军事目的。换言之,无人机并非台湾防卫作战的万灵丹。而战争致胜的关键,常取决于战略的布局与沙场上综合战力的较量。

职是之故,国军应利用「先处战地」之优势,统合运用民(物)力,强化战场经营与战力保存相关措施,发挥三军及民防总体战力,方能有利于防卫作战之遂行。(作者为前战争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