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文章掀时代巨浪──庶民的胜利(一)

《五四读本》意图描绘的即是「思想的五四」,而不是「行动的五四」,是五四运动背景的蓬勃精神、各方的多元声音。

一场革新运动的迸发,绝不在一朝一夕,而在思想与社会的长期酝酿。

陈独秀、胡适、蔡元培等三十一位关键人物,畅谈新思潮、新青年、新伦理、新文学。

第一手文本呈现,以最直接方式沉浸新生国度的思潮激荡。

正文开始:我们这几天庆祝战胜,实在是热闹的狠。可是战胜的,究竟是那一个?我们庆祝,究竟是为那个庆祝?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我们庆祝,不是为那一国或那一国的一部分人庆祝,是为全世界的庶民庆祝。不是为打败德国人庆祝,是为打败世界的军国主义庆祝。

一大与众小冲突

这回大战,有两个结果:一个是政治的,一个是社会的。

政治的结果,是「大……主义」失败,民主主义战胜。我们记得这回战争的起因,全在「大……主义」的冲突。当时我们所听见的,有什么「大日尔曼主义」咧,「大斯拉夫主义」咧,「大塞尔维主义」咧,「大……主义」咧。我们东方,也有「大亚细亚主义」、「大日本主义」等等名词出现。我们中国也有「大北方主义」、「大西南主义」等等名词出现。「大北方主义」、「大西南主义」的范围以内,又都有「大……主义」等等名词出现。这样推演下去,人之欲大,谁不如我?于是两大的中间有了冲突,于是一大与众小的中间有了冲突,所以境内境外战争迭起,连年不休。

民主、劳工主义胜利

「大……主义」就是专制的隐语,就是仗着自己的强力蹂躏他人欺压他人的主义。有了这种主义,人类社会就不安宁了。大家为抵抗这种强暴势力的横行,乃靠着互助的精神,提倡一种平等自由的道理。这等道理,表现在政治上,叫作民主主义,恰恰与「大……主义」相反。欧洲的战争,是「大……主义」与民主主义的战争。我们国内的战争,也是「大……主义」与民主主义的战争。结果都是民主主义战胜,「大……主义」失败。民主主义战胜,就是庶民的胜利。社会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失败,劳工主义战胜。原来这回战争的真因,乃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的界限以内,不能涵容他的生产力,所以资本家的政府想靠着大战,把国家界限打破,拿自己的国家作中心,建一世界的大帝国,成一个经济组织,为自己国内资本家一阶级谋利益。俄、德等国的劳工社会,首先看破他们的野心,不惜在大战的时候,起了社会革命,防遏这资本家政府的战争。联合国的劳工社会,也都要求平和,渐有和他们的异国的同胞取同一行动的趋势。这亘古未有的大战,就是这样告终。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世间资本家占最少数,从事劳工的人占最多数。因为资本家的资产,不是靠着家族制度的继袭,就是靠着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垄断,才能据有。这劳工的能力,是人人都有的,劳工的事情,是人人都可以作的,所以劳工主义的战胜,也是庶民的胜利。

民主主义、劳工主义既然占了胜利,今后世界的人人都成了庶民,也就都成了工人。我们对于这等世界的新潮流,应该有几个觉悟:第一,须知一个新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有了母亲诞孕的劳苦痛楚,才能有儿子的生命。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这等艰难,是进化途中所必须经过的,不要恐怕,不要逃避的。第二,须知这种潮流,是祇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人类的历史,是共同心理表现的纪录。一个人心的变动,是全世界人心变动的征几。一个事件的发生,是世界风云发生的先兆。一七八九年的法国革命,是十九世纪中各国革命的先声。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廿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第三,须知此次平和会议中,断不许持「大……主义」的阴谋政治家在那里发言,断不许有带「大……主义」臭味,或伏「大……主义」根蒂的条件成立。即或有之,那种人的提议和那种条件,断归无效。这场会议,恐怕必须有主张公道破除国界的人士占列席的多数,才开得成。第四,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我们应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成工人的机会,不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成强盗的机会。凡是不作工吃干饭的人,都是强盗。强盗和强盗夺不正的资产,也是一种的强盗,没有什么差异。我们中国人贪惰性成,不是强盗,便是乞丐,总是希图自己不作工,抢人家的饭吃,讨人家的饭吃。到了世界成一大工厂,有工大家作、有饭大家吃的时候,如何能有我们这样贪惰的民族立足之地呢?照此说来,我们要想在世界上当一个庶民,应该在世界上当一个工人。诸位呀!快去作工呵!

(一九一八年十一月末演说)原载《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五日(实际出版时间约为一九一九年一月)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