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电视的年代》写庶民古早味
台湾第一首流行歌是哪一首?从什么时候开始,中秋节流行烤肉、过年一定要打牌?三位年轻的台湾文史研究者林芬郁、沈家姗、蔡蕙频合写《没有电视的年代》,从阿公阿嬷看的歌仔戏、听的音乐、去哪里踏青,写到当时的庙会、报章杂志和咖啡馆流行,重现古早生活情味。
近年,台湾史研究从学院走向民间,许多非历史科班的作家从庶民生活角度出发,开发出各类型的台湾史写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着有《喜事台湾》、《人人身上都是一个时代》等书的陈柔缙,她深入研究报章史料,生动重现日治时代庶民生活,笔调生动有趣,大获好评。
其他如文史工作者庄永明也针对老照片与唱片收藏,出版《台湾世纪回味》、《台湾歌谣》等书。现经营「永乐座」书店的作家石芳瑜,也在近日推出《花轿、牛车、伟士牌》,描绘荷兰时代至今名人的爱情故事,也侧写各时代社交情境。
《没有电视的年代》三位作者中,七年级的蔡蕙频、沈家姗现就读政大台湾史博士班,林芬郁毕业于台北大学民俗艺术研究所,为这类写作中的新生代。蔡蕙频表示,学院中虽着重政治史,但她受陈柔缙的书启发很大,未来也决定继续写作庶民生活史。
书中分十章节重现百年前的庶民生活休闲,笔调轻松诙谐,例如她们描绘打牌兴盛的年代,男女老少各有所好。板桥林家后代、文史学者林衡道回忆,家里要是东家在打麻将,佣人就会趁东家不注意的时候打四色牌,小孩玩的则是绘有日本历史人物画像的纸牌。民间还曾流传,如果能偷到新搬来的住户家门口门牌,则打牌必胜,其风潮可见一斑。
谈到郊游胜地,日本政府便曾举办票选,选出淡水、日月潭、鹅銮鼻、太鲁阁等台湾八景,阿里山赏樱则从一九五○年代流行至今,当时报纸便有「阿里山樱花盛开,登山游客接踵来」的报导。
歌仔戏流行的背后,则反映出当时女人不能自由外出,「趁着庙会出门看一出歌仔戏」成了许多女人少有的娱乐,看到戏中主角遭遇和自己相仿,更能陪着痛哭一场,无怪乎歌仔戏观众以女性居多。
日本人引进喝咖啡的习惯后,泡咖啡馆成名人雅士的潮流,咖啡馆内可以约会、听音乐,五○年代甚至还加了点「粉味」。因当时公共茶室竞争激烈,不少老板请来妙龄女子陪喝茶,后来大加取缔,有些茶室为了躲避查缉便把店名改为「咖啡馆」,当时有名的「黑市咖啡馆」还分为本省帮、外省帮,小姐风格和收费都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