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毒者」工作过程曝光!1人隐瞒寻找55名接触者...他叹:宁可是白忙一场

▲流调人员医院监控筛查。(图/周到上海,下同)

记者蔡仪洁/综合报导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不少患者会隐瞒真实行程,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找到「密切接触者」成了头号大事,负责执行任务的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就被网友称为「猎毒者」。在上海任职的宋灿磊身为其中一员,近日分享起流调员是如何在人群中,锁定隔离对象。

据《周到上海》报导,上海一名60岁的患者因隐瞒真实行程,并多次出入公共场所,导致55名密切接触者隔离。在对故意隐瞒者表示愤怒的同时,人们也非常好奇,「这55名密切接触者,到底是怎么被圈定出来的呢?」

工作中的流调人员。

时间、无一遗漏

对此,金山区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科长宋灿磊作出解答。自1月20日上海出现首例确诊患者之日起,他所在的疾控中心,就开启全天候的疫情防控模式。每接到一个疑似病例上报,流调员们都要迅速出动,向医院接诊医生了解病人情况,并按照工作流程,通过电话或面对面向隔离病房内的病人了解其个人基本情况、发病就诊情况、发病前后活动轨迹及可疑病例接触情况,判定密切接触人群,最终形成调查分析报告

「一个病例从上报疑似,到实验室出第一次检测结果,一般在5-6个小时左右,留给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我们最怕的,就是漏掉任何一个密切接触者。 」宋灿磊指出,无论上报病例的情况怎样复杂,「最短时间」和「无一遗漏」,是流调工作绝对不能打折扣的两大标准,因为只有在最短时间内追踪和提醒到每一位密切接触者,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一个乃至一大群人。

每个疑似病例都要做2次检测,2次结果均为阴性疑似病例就可排除,之前调查到的密切接触者们也会被立刻通知。宋灿磊说,他和同事们的每一次行动,都做好了打一场硬仗的准备,「我们的工作性质非常特别。我们接到每个上报病例,都会全力以赴,严阵以待,但与此同时,从内心来说,我们也宁可每次到最后发现都是白忙,都是虚惊一场。」

▲进入隔离病房。

进入隔离病房调查

导致55人被隔离的60岁李姓老人,是宋灿磊和同事们经手最为复杂的一例。李男1月24日从江西南昌来到上海,住在松江宾馆,当晚出现发冷症状,但认为「可能是自己被子盖少了」,第二天,李某乘坐计程车家中,并去过一家便利店

从1月26日起,李某几乎每天都在医院出没,但在医生询问流行病学史时,他只告诉医生自己是从江西南昌过来的。在反复盘问之下,他才透露自己有过武汉黄冈等地3、4天的旅行史,于2月2日被送往发热门诊。从发病到入院,李男连续多日与多人打过交道,其时间跨度之长、接触人员之多、情况之复杂,令人瞠目

宋灿磊说,主要是通过医院协助,也与李男通过电话,「但李某的情况非常特殊。第一他60岁了,记忆力不太好,而且一个人居住,没有家属可以帮助回想;第二他的活动轨迹复杂,而我们要求掌握每个时间点的活动轨迹,当中不能留白;他可能身体状态不太好,不太愿意配合。」

因此宋灿磊与同事进入隔离病房,开展面对面调查,「这肯定有心理压力的,尤其是刚进去的时候,确实会紧张一点。但随着面对面展开交流,压力是慢慢、慢慢释放的过程。」他们梳理了李男活动轨迹,做到每个时间点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明确位置。

▲流调车辆随时待命

监视器画面「对脸」

疾控中心调取了李男就医每天的监视器画面,加起来总共数十个小时,只要有他的身影出现,宋灿磊和同事们就点着滑鼠一路追踪,对于在其周围约2公尺左右出现的人,再放大细查,包括李某和对方分别有没有佩戴口罩医护人员是否做了足够的防护措施等。

疾控中心2日晚终于完成一份较为详细的流调报告,公安部门也迅速出手,最终划定了另外8名密切接触者,疾控中心对之进行了又一轮电话复查。在李某的检验结果出来之前,金山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手上,已经拿到这55名密切接触者的名单,这也是上海金山区3例确诊病例当中,密切接触者最多的一例。所幸他们都已接触隔离,平安回家。

▼宋灿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