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肩披「查尔瓦」 凉山考察脱贫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11日赴四川凉山考察脱贫工作,特地披上一件被称为「查尔瓦」的白色「大披风」,这是彝族地区的特色服饰。(新华社)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11日上午,从四川省西昌市搭车2个多小时,前往位于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解放乡火普村,走进彝族贫困群众家中,和当地民众与干部讨论精准脱贫策略。2012年十八大习近平接任中共总书记之后,每年春节前夕,都会走访考察各省贫困偏乡。
特别的是,习近平这次去凉山,肩上披了一件白色「大披风」,受到大陆媒体的关注。央视报导,这种白色的大披风叫「查尔瓦」,是彝族地区的一种特色服饰。
查尔瓦是一种羊毛织的披毡,是用凉山高山牧区养殖优质绵羊毛,洗净搓捻成线,再用传统彝族织布机织就拼接,顶部穿绳收缩,下摆加羊毛穗子而成。每一件查尔瓦都是全羊毛、纯手工制成,通常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脱贫攻坚」是大陆政府的重要政策,习近平关注贫困人口,显示在他上任后历年的新年讲话中,几乎每年新年贺词,他都会提脱贫攻坚话题。今年,习近平说,「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
不仅口头上关注,习近平也用实际行动证明,脱贫是他重要的施政目标。2013年春节前,习近平考察了甘肃中部山区,2014年考察了边陲的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2015年考察了年轻时插队的陕西延川梁家河村,2016年在江西井冈山茅坪乡神山村,2017年则赴河北张家口。
习近平11日考察的凉山,是全大陆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凉山州位于四川和云南交界处,总人口470万,彝族占半数以上,境内6万多平方公里几乎都是山地,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交通闭塞、生态环境恶劣,州辖17个县市中有11个为国家级贫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