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觀察/說什麼方言? 在港消費 事關情緒

香港好多事都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对比最强烈的是消费时所操方言。香港有学者说,现在香港消费,操地道香港口音的广东话,会受歧视,而过去受歧视的普通话和国语,会受热情招待。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最新撰文讨论香港餐饮及零售业的礼貌问题,说香港不少零售业从业员的脑海原来是像信了邪教般不大理会说广东话的顾客,还说这种像近乎邪教的待客之道,在香港不少的服务业已根深柢固。

香港店员热脸笑迎讲普通话的陆客,在网上时有闻,特别是那些大网红,由过去指斥香港服务业脸臭话冷,现在谈及在香港受到奉迎,这种现象有可能惠及讲国语的台湾客。而香港餐厅侍应、百货公司店员冷待广东话者,则时有所闻,香港本地顾客本地消费却步。

香港待旅客态度改观,本是好事,出现这种河水倒流状况,就有些奇怪了。有调查指是香港人的消费情绪变糟了。香港昨天公布香港人的「综合消费者情绪指数」,较去年6月的调查下跌。

这项调查说的「综合消费者情绪指数」,大意是「目前消费状况指数」、「消费者预期指数」两者的综合,有多科学说不上,但直白来说就是香港人花钱的时候情绪不佳,比过去更不开心了。调查者的解释,是说地缘政治持续多变,全球整体经济未如预期增长,导致市民对于经济信心较弱,以及情绪较为悲观。

这调查和解说都有些牵强,香港社会学者周永新有关「香港人不快乐」的探讨,可作背景解释。周永新认为,香港人不快乐,最普遍原因是港人心中太多挂虑。他认为一是经济前景黯淡,股楼双跌。香港人最重视的是住房,楼市跌得香港人不开心,股市跌得香港人很忧心。二是经济若持续不济,香港人继而忧心的是,自己的工作是否可保?三是移民潮对人际关系造成伤害,香港人不断看见关系密切的亲友离港,心中难免失落。

周教授对「香港人不快乐」的探讨,说得通香港服务业中的变局,服务业中的香港人,与作为消费者的香港人,普遍都不快乐,难免行为情绪化。现在只好等教授们进一步探讨,找出解忧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