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饗饗」疑食物中毒案多次申請復業 北市衛局曝駁回原因
飨飨微风信义店日前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北市卫生局已要求业者停业。本报系资料照。
飨飨微风信义店爆出疑似食物中毒事件,遭勒令停业,迄今累计39人就医。北市卫生局今指出,业者多次申请复业,卫生局考量医院持续通报,个案症状、潜伏期类似诺罗病毒感染,须持续观察,因此目前尚未核准。
卫生局1月7日迄今接获医院通报,多位民众1月5日起食用「飨飨微风店」供应的餐食后,陆续发生疑似食品中毒症状,卫生局1月7日命该店停业,今天最新累计通报39名个案,将持续追踪各医院通报情形。
卫生局食品药物管理科长林冠蓁表示,39名个案为1月5日、6日前往该店,多数为5日用餐,其中1人住院,其余就医治疗已返家休养。
林冠蓁说,通报个案的症状、潜伏期与诺罗病毒感染类似,诺罗病毒的潜伏期约48小时,民众不一定有症状即就医,因此须持续观察,会从最后一例通报观察至少24小时,若未新增个案,确定餐厅的风险已受控制,才有可能评估复业。另呼吁民众,如有症状,尽速就医,维护自身健康、经医师判断不适原因。
卫生局疾病管制科指出,冬季是肠胃道传染病流行季节,疾管署监测资料显示今年第1周全国急、门诊腹泻就诊人次已达15万619人次,是2019年以来同期新高。其中,最常引起病毒性肠胃炎的病毒之一诺罗病毒,传染力及散播力非常快速广泛,病毒颗粒非常少量即可致病,每年11月至3月为流行期。
疾管科说,急性肠胃炎的病因多半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又以诺罗病毒、轮状病毒最为常见,任何年龄层均可能受诺罗病毒感染。
疾管科表示,病毒性肠胃炎的传染途径,包含食入受污染的水果及生鲜鱼贝类等食物、水或使用不洁的餐具等,腹泻停止后48小时内仍具有传染力,典型症状如水泻、恶心、呕吐、头痛、发烧、腹部痉挛、胃痛与肌肉酸痛等,通常感染后1至3天出现症状,持续时间约为1至10天。
卫生局提醒,民众一旦出现呕吐和腹泻等疑似症状,应尽速就医并在家休息,注意水分、电解质及营养补充帮助肠胃道细胞修复,注重环境清洁,以防传染病毒给家人或朋友,且症状解除48小时后才返回上班或上课。
至于飨飨微风信义店疑似食品中毒案的确切感染源,卫生局1月7日已采样环境、人体检体,除检验常见导致食物中毒的微生物,也会纳入去年宝林茶室案新增的邦克列酸,结果最快1至2周后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