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站轻旅行/「偷窥」与「被亏」的公共艺术

文、图/段慧琳 摘自:时报出版《小小站.轻旅行:一个人也好玩的26个铁道景点 》一书旅途中,与人相遇的经历,总是比美景更令人印象深刻;月台上,看人也总比看景还有意思。奔跑后被喝斥的孩子、手牵着不放的情侣、背著书包的低头族学生、 认真研究地图的外国人..那些关于焦急、淡定、烦躁、放空、专注、出神的脸蛋饶富趣味。每每看着这些细微表情,我都会忍不住想,如果换成别人观察着月 台上的我,我又是什么样的风景呢?我有没有不小心翘了脚、抓了痒、眼线糊了、头发乱了? 或是,除了外表,我有没有不小心流露情绪,把心事晾在月台上?

在我眼中铁道两头有些跳tone的台中铁道艺术村,不只是弥漫艺术气味的地方,也拥有很棒的「看人」视野。铁道的一边,是扰攘的候车月台,乘客、表情、心事,一览无遗。台中是大站,不管假日非假日都是尖峰,月台上的旅客人影推挤在一起,台铁员工的广播、哨音声如洪钟的飘扬着。像火车上走进车厢大声宣告「各位旅客午安,现在开始查验车票」那个壮硕的列车长,那么声如洪钟。

铁道的另一边是后火车站的旧仓库区,改建后的艺术园地,轻声细语的存在着。像火车上推着餐车轻喊「便当零食饮料,要吗?」那个温婉的随车小姐,那么轻声细语。

我看看混乱的月台,再转身看看仓库区悠闲散步的人群;听着那一头响亮的婴儿啼哭声穿越其他音频,再聆听这一头从咖啡厅里流出的悠扬爵士乐,交错着鸟鸣。

我不禁大笑了起来,这就是在安详的一边窥视芸芸众生的感觉吗?这就是台中,一个一直在冲突之间寻找平衡的城市吗?

造访台中铁道艺术村的游客,多半会从台中车站地下道直接往后站走,或从后站剪票口出入。为了迎接这些顺向参观的旅客,入口处设计了许多彩绘涂鸦,色彩缤纷。第一间仓库就是20号仓库,也是主展场、行政中心和咖啡厅的所在处。最特别的是,咖啡厅外墙采用全透明玻璃,往来者总忍不住多看几眼、或是拍照留念,里面喝咖啡聊是非的人,就这么毫无隐私的被公告在阳光下。不过他们也不只是被观察者,透过玻璃,他们一样可以观察外头来来去去的众多行人。

玻璃里,玻璃外,生活中,人生里,我们本来就都一直彼此窥伺着。

从20号仓库往下走,分别是21号仓库实验剧场以及24A仓库实验展场。有时候展览与表演静静的展示,有时候则会碰到表演团队在宣传推广新作。我特别喜欢碰到学生团体,他们递传单的手总是举得特别高,眼神自信满满,头上顶着光。在艺术村里,是该展现一些属于创作者的骄傲。

23到26号仓库是艺术家工作室,不定期开放,碰到艺术家的机率也不固定。能与艺术家当面对谈,当然是荣幸,不过有时候难免碰到比较黑死的创作,或是探讨人性深层黑暗面的主题,还是会让我逃之夭夭。

人生的功课做多了,有时候旅行,还是想让自己轻松点。

在艺术村走道的底端,保留着旧型代用行李车黑亮亮的车厢上,「长期停用」这几个白色大字,特别醒目。这一方小小的空间,现在被命名为「点子空间」,假日会不定期推出手作课程教学,让这款介于客车与货车之间的车厢,在铁道史上虽然停用,在艺术村的存在史上,却能继续被书写。

正常的参观动线,是从20号仓库开始,句点落在点子空间,我却喜欢倒过来走。从市区大马路拐进复兴路小巷子,点子空间变成我的起点,代用行李车厢,象征一段旅程开端,整装出发。往下走,经过艺术家工作坊,琢磨吸收艺术创作者的动机,最后才在主展馆欣赏最新的展览,观看、理解、享受。当然,一定要走进透明的咖啡馆里,让自己成为那个被窥者,公共艺术的一部分。关于台中铁道艺术村台中车站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设于一九○五年,一九一七年历经第一次车站改建,文艺复兴的古典优美风格,是车站建筑最为人津津乐道之所在。台中车站也在一九九五年由内政部指定为二级古迹。九二一地震时站房一度受损严重,幸在二○○五年修复完工。20号仓库位于后站,早期用以囤放各种货物,铁道货运量减少之后,成了废弃空间,台中市政府便将其规划为艺文用地,于二○○○年正式开放,成为国内首座公办民营的艺术村。地址:台中市东区复兴路四段37巷6-1号(台中火车站后站) 电话:04-2220-9972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五、周日10:00. 18:00;周六10:00. 20:00(周一休馆) 交通方式:搭乘火车,抵达台中火车站后,由站内地下道往后站出口右侧进入。步行者可由车站对面左侧地下道进入,出地下道右转或直走小巷道,遵循指标即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