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肚破肠流」!医曝4症状:恐是发炎性肠道疾病
医师指出,定期进行大肠镜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炎症相关的癌变或其他异常,以便及时进行处理。(图/李柏贤提供)
发炎性肠道疾病(IBD)好发于20至40岁青壮年,初期常被误认为肠躁症或肠胃炎,但这两种排便后疼痛就会缓解,IBD则会反复发作、无法根治,甚至导致「肚破肠流」。医师提醒,若民众出现半夜腹痛痛醒、合并血便、贫血、体重减轻大于3个月,就属发炎性肠道疾病警示症状,应尽速就医。
林口长庚医院发炎性肠道疾病中心主任李柏贤说明,发炎性肠道疾病是因自体免疫系统攻击肠道,而导致严重腹痛、血便,部分患者肠道狭窄、穿孔、阻塞,甚至会肚破肠流,瘘管导致肚皮、生殖器官渗出粪便。IBD主要分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氏症,常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血便、黏液便、贫血、体重减轻,前者以腹泻及血便为主,克隆氏症则以右下腹疼痛为主要表现。
发炎性肠道疾病初期,易被当成急性肠胃炎或大肠急躁症合并痔疮出血。李柏贤解释,肠躁症多在白天饭后或有压力时腹部绞痛,但排便后疼痛就会缓解,但IBD若未妥善控制,会增加急诊、手术切肠、甚至肠癌风险,警示症状包括半夜腹痛痛醒、合并血便、贫血、体重减轻大于3个月。
台湾发炎性肠道疾病学会秘书长颜旭亨表示,发炎性肠道疾病反复发作,病人一天可能跑20多次,几乎与马桶为伍,根本无法外出上学上班,若严重到需开刀,甚至得住院1、2个月,有的患者因频繁腹泻,甚至大便失禁,必须穿尿布才敢出门、坐车。
一名25岁女性,过去常常贫血、跑厕所、右下腹痛,原以为自己是地中海型贫血与肠躁症,昏倒送医后被诊断为肠胃炎,但体重1年内却狂掉约10公斤。某次昏倒且大量血便送急诊,做小肠胶囊内视镜检查,才发现肠胃镜照不到的小肠,出现多发性狭窄与溃疡,确诊为小肠型克隆氏症。
李柏贤解释,IBD成因复杂,目前研究推测可能与基因、西化饮食、食品添加物、环境污染和肠道菌丛改变有关。他说明,正常人的肠道表面光滑、平整、充满血管,可吸收水分,但IBD病人的肠道黏膜因发炎、溃疡,破千万个小洞,易造成出血、喷血、细菌感染。
今年9月一项新式治疗克隆氏症的生物制剂纳入健保,累计纳入健保给付进阶药物中,克隆氏症有5种、溃疡性肠炎则有6种,符合资格病人一年约可省30到50万元药费。然而,健保对于发炎性肠道疾病给付条件较严格,一次仅给付1年,其他自体免疫疾病则至少2年以上。
颜旭亨表示,发炎性肠道疾病属慢性病,应以稳定用药为治疗原则,然而IBD病人结束1年健保疗程后,无论病情是否稳定,都必须停药3个月,待病情复发且符合条件,才能重新申请药物治疗,「用药断断续续,增加疾病复发风险,甚至可能引发药物失效」。
李柏贤也指出,目前政府仅给付一年的进阶治疗,一停药病情又会复发,造成患者频繁就医、住院、手术,长期肠道反复发炎更会大幅增加肠癌风险,期望政府放宽给付条件与疗程,帮助病人更好地控制疾病,维持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