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发炎性肠道疾病 医:早期诊治降大肠癌变机率

台中荣民总医院大肠直肠外科主任蒋锋帆表示,现在医院健检十分方便,建议患者透过大肠镜筛检,有助于判定肠内表现是否为发炎性肠道疾病。(蒋锋帆医师提供)

近年来,发炎性肠道疾病(IBD)在年轻族群中逐渐备受关注,因为肠道免疫系统将外来常见物质识别为病菌,过度启动免疫反应,造成肠道持续处于发炎的状态,造成肠道的伤害。台中荣民总医院大肠直肠外科主任蒋锋帆医师指出,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避免病情加重进而引起并发症与共病的关键,不仅可避免如大肠癌癌变等并发症,更能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

IBD可分为克隆氏症及溃疡性结肠炎两种,免疫系统失调被认为是主要成因。蒋锋帆解释,溃疡性结肠炎侵犯范围仅发生于直肠、结肠,最深可达内部黏膜层。常见症状包括腹泻、粪便带血与黏液、直肠出血或是排便急迫等。克隆氏症的侵犯范围则从口腔、胃、肠道、肛门等,涵盖整个肠胃道;其中约7成病灶会发生在小肠,可能深达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等。症状不明显且非特异性,主要症状如腹泻、腹痛和体重减轻。

由于IBD早期症状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如肠胃炎、痔疮或肠躁症,诊断过程变得相对困难且复杂,同时,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代谢症候群与精神性疾病等共病机会较高。蒋锋帆表示,现在医院健检十分方便,建议怀疑罹病的潜在患者透过大肠镜筛检,有助于进一步判定肠内表现是否可能为IBD。然而,克隆氏症的表现千变万化,不同于溃疡性大肠炎多为连续性发炎,有时克隆氏症发炎位置不在大肠,而呈现局部性,因此较难发觉,医师得视临床情况诊断,病理科也会根据医师提供的检体来鉴别诊断。

造成IBD的确切原因目前未知,属多发性成因,医界多半认定免疫系统失调是真正主因,饮食习惯和心理压力会加重病情,因此药物以调整免疫力为主。若没有从早期开始控制病情,可能造成局部并发症,或营养流失,导致营养不良,容易长不高、体质虚弱,发炎久了也会增加罹患大肠癌的机率。

蒋锋帆指出,近年来患者基本上已无须开刀治疗,借由抗发炎药物、类固醇药物、免疫抑制药物等各种不同机转的药物即可控制疾病,加上生物制剂的迅速发展及进步,让治疗武器有更多选择,帮助患者达到理想的治疗成效。若肠道能完全复原,并恢复至与常人无异的程度,则并发症就不会发生,也可减少药物的用量。

研究发现,IBD患者中,仅有8到12%病人有家族史,遗传机率并不高。但为了协助患者好好接受治疗,鼓励患者安心追求幸福,不受IBD影响而停止追求人生的盼望,给予相关辅导,台中荣总推出圆梦成家计划。「不怕疾病困难,只怕没有面对它。」蒋锋帆说,若诊断出患有IBD也不需因此感到担心,现在的药物已经能协助疾病达到良好控制,只要遵从医嘱、积极治疗,还是能建立属于自己的理想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