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核准「生物制剂」治疗溃疡结肠炎 降大肠癌风险

溃疡结肠炎患者罹患大肠机率高。(图/达志示意图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

一名病患因罹患「溃疡性结肠炎」每日需跑30趟厕所拉血便,也因长时间服用类固醇加重了糖尿病病情中山附医肝胆胃肠科医师林敬斌指出,今年9月起健保核准生物制剂」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生物制剂能够抑制肿瘤坏死因子,更精确地针对发炎以及免疫问题调整,更可修复4-5成的肠道黏膜

林医师说明,在生物制剂出现之前,过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透过皮质类固醇、抗发炎的药物、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方式,若上述的治疗方式都没有效果,就只能考虑手术切除大肠。但在临床试验结果发现,生物制剂不但能够减少溃疡性结肠炎症状以及肠道发炎,更能使肠道的溃疡愈合,降低未来手术的可能性

健保从9月1日起陆续给付两种施打频率不一样的生物制剂,经传统治疗疗效不好或是急性严重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需要有完整评估符合健保规范才能申请使用,施打之后也需要评估疗效,才能续用,一次疗程能最多使用38周。两种生物制剂都属于抗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短效的生物制剂在起始剂量后,每两周施打一次;长效生物制剂则是每个月施打一次。

林医师强调,根据临床经验,生物制剂可减少住院、手术和后续因黏膜病变恶化成为大肠癌的机率,也可减少、甚至不需要依赖类固醇,因为长期使用类固醇恐产生骨质疏松以及新陈代谢并发症(如高血压或糖尿病等)。但在接受生物制剂治疗前仍应配合医师做潜在风险评估,确认患者的健康状况适合再进入疗程。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