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保安康-加工肉品天天吃 大肠癌风险增18%
加工肉品是不少人喜爱的桌上佳肴,但吃太多当心罹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每天吃50公克的加工肉品,会增加18%的罹患大肠癌的风险,每天吃100公克红肉,罹患大肠癌风险比一般人高17%。医师提醒,除了勿过量摄取,应秉持低温烹调、多搭配蔬果来维持健康。
过年期间民众少不了大鱼大肉,但大肠癌已连续7年蝉联国人10大癌症发生数第1名,居癌症死因第3位,根据卫福部国健署去年最新发表的统计资料,国人一年约1.5万人被新诊断出罹患大肠癌。世界卫生组织辖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总署已将加工肉品列为一级致癌物,每天食用50公克就会增加18%罹患大肠癌的风险。
国健署癌症防治组组长吴建远说,以烟熏、盐渍、添加防腐剂或化学物质处理过的加工肉品,包括香肠、腊肉、腌肉、传统牛肉干、猪肉干、热狗、火腿等等,因常添加帮肉品添色或延长保存期限的化学物质,恐产生如亚硝基化合物和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
除了加工肉品,牛肉、猪肉、羊肉等红肉,吃过量也恐危害健康。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总署统计,每天吃100公克、约一个手掌大小的红肉,会增加17%罹患大肠癌风险。
吴建远说,红肉内含多种成分,其中血基质铁会让亚硝基化合物和脂质氧化物在消化道形成,加工过程会形成亚硝基化合物和多环芳轻,皆是已知或可能致癌的物质。
林口长庚医院临床毒物科主任颜宗海提醒,肉类经高温烹调,如油炸、大火快炒时,易产生异环胺,属于二级致癌物,恐引发大肠癌。颜宗海建议,烹调肉品时宜用清蒸、水煮来取代高温烹调,同时搭配具抗氧化剂的蔬果食用,红肉每日摄取量应以70公克、每周500公克为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