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便一定是痔疮?便秘女用塞剂治不好 竟罹溃疡性结肠炎
▲血便一定是痔疮?便秘女用塞剂治不好,竟是溃疡性结肠炎。(图/示意图,非文中当事人/记者周宸亘摄)
就读研究所的25岁陈姓女同学原本容易便秘,但近半年来却每天狂拉3~4次,并伴有下腹疼痛及血便,原以为只是痔疮出血,所以自购药膏及塞剂但症状仍不见改善。经门诊直肠镜检查发现,直肠部份黏膜红肿发炎,并有多处溃疡及黄色分泌物,再经大肠镜检查确认为「溃疡性结肠炎」。
书田诊所大肠直肠肛门科医师沈希哲表示,溃疡性结肠炎属于非特异性发炎性肠炎的一种,好发于20-40岁的年轻人,男女比为1:1.2,台湾的发生率虽低于欧美,但在大肠直肠科仍非少见,占溃疡性大肠炎中的20-55%,有10%的患者在5年内会逐渐向上延伸为溃疡性大肠炎。
沈希哲指出,溃疡性结肠炎常见的症状为大便习惯改变,特别是腹泻较便秘常见、粪便带血、频便、大便解不干净的感觉等,因为这些症状不是特异性的,容易与克隆氏症、伪膜性大肠炎等疾病混淆,在诊断时必须加以鉴别。部份病人有肠道外表现,会并发僵直性脊椎炎,关节炎,巩膜炎,原发性硬化胆道发炎等问题,也必须注意。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沈希哲指出,除了注意饮食及生活型态的改变之外,会先给予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如止泻、抗发炎反应之塞剂、洗肠液、皮质类固醇等,若内科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并发症、癌症病变则以外科手术治疗。
最后,沈希哲提醒,溃疡性结肠炎好发于年轻人,因为肛门出血的症状常被误以为是痔疮而容易被轻乎,加上饮食西化,常常不离油炸重口味食物,熬夜生活习惯不佳等,肠道的问题就容易随之而来,当出现频便、腹泻、便血的症状时,应进一步找寻专科医师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