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颤抖!医:不一定患巴金森氏症

华人健康网 记者张世杰台北报导

双手长期颤抖不一定是罹患巴金氏症!40岁的刘女士,发现近几个月双手颤抖,尤其是拿东西时候更明显,且合并体重减轻、常常会有心悸、情绪焦虑容易紧张,她害怕得了巴金森氏症,不过神经内科诊断其实是甲状腺机能亢进,转介内分泌新陈代谢科治疗,目前已经痊愈康复

▲巴金森氏症是脑神经退化现象患者仍以中老年人居多,常伴随双手颤抖、僵直或动作缓慢的现象,不过有许多原因都可能出现症状,必须就医详细检查。(图/华人健康网提供)

台南市医院神经内科医师旌祖指出,巴金森氏症的症状包括休息状态下的手抖、四肢僵硬、身体前屈,以及动作缓慢、失去身体平衡反射、或身体突然僵住。但临床上,至少必须有其中的2项症状,且有1项必须是休息状态下的抖或动作缓慢,并非双手颤抖就一定是巴金森氏症。

王旌祖医师表示,有些疾病也可能出现双手长期颤抖,比如服用一些肠胃蠕动促进剂,或是常压性水脑脑炎、副甲状腺异常、锰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后造成的后遗症,另外,皮质基底核退化病、多系统萎缩病、渐进式动眼核上麻痹病等,也有类似双手颤抖现象。

巴金森氏症受多巴胺影响

巴金森氏症是因脑神经系统中间脑区的多巴胺细胞逐渐退化,影响多巴胺的正常分泌。多巴胺是种化学传导物质,协调人体运动功能,当多巴胺分泌不足时,会影响整个神经网路的正常运作,甚至造成视丘下核过度活动

临床发现,巴金森氏症有许多非动作障碍的症状,例如会造成人格退缩、情绪忧郁或焦虑、认知变差自律神经失调、便秘、睡眠障碍、感觉异常及疲倦等各种不同问题,随着疾病进展或多或少的出现。

治疗上有许多种不同机转类型药物可以选用、改善症状。依病人年龄身体状况、就诊时的严重度、有无合并其他非动作障碍方面的问题等多种考量因素处方调整药物。

外科手术部分,最近常被讨论的是深脑刺激器植入手术,虽然费用不便宜,不过经过适当筛选,某些药物控制调整上有困难的病人,在开完刀后症状会有很明显的改善。

医师强调,巴金森氏症是需要长期抗战奋斗的病,在生活型态上可能都会面临许多转变,不论是上厕所、洗澡,或是室内室外日常活动移位等。所以,建议有类似的症状必须及早就医,进行详细的评估检查,透过长期门诊追踪、纪录调药,才能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质。

资料来源:华人健康网 http://www.top1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