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碎步、不自觉颤抖、关节僵硬快求医 小心罹患巴金森氏症

花莲慈济医院神经外科专科护理师李芝纬,走进秀林佳民社区老人家辨识巴金森病。(图/花莲慈济医学中心提供,下同)

记者兆麟/花莲报导

走路碎步、不自觉的颤抖、关节僵硬,不是中风也不是失智症,而是罹患了巴金森氏症。花莲慈济医院神经外科专科护理师李芝纬10日在秀林乡佳民社区,带领一群岁数加起来超过千岁的老人家们认识巴金森氏症;巴金森氏症是老人常见且仅次于失智症的脑部退化疾病

每年4月11日是世界巴金森日。10日上午,花莲慈济医院高龄暨社区医学部社区医学中心邀请照顾巴金森病人经验丰富的李芝纬专师,走进秀林乡佳民社区关怀据点,说明巴金森氏症和失智症、中风等疾病的异同。

李芝玮指出,常有病人问「别人问我手怎么一直抖,可是我没有抖」,这有可能是罹患了巴金森氏症,许多人因为对巴金森病不了解,误以为自己是中风或是罹患失智症,导致错过及早治疗的机会

▲社区老人家专注聆听李芝纬专师的说明。

巴金森病人智力没有退化,但行动变迟缓,走路不稳、静止性颤抖、面具脸、齿轮状僵硬、便秘等等行动障碍,都是巴金森氏症的早期症状。平均发病年龄是六十岁以上,又以男性多于女性,目前发病原因还不明。李芝玮说,这次到社区来,除了希望让老人家认识巴金森氏症,同时透过几项疾病症状的认知,供老人家自我检测参考。

81岁的刘先生表示,以前从没有听过巴金森氏症,经过这次护理师的解说,他庆幸自我检测没有得到巴金森病,但是看到他的邻居走路缓慢还会不自觉颤抖,直说「我一定会带他去看医生检查」。

根据健保资料库统计,全台超过4万人罹患巴金森病,约占六十五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2%,发生率还在逐年增加中。专科护理师李芝纬提醒,若是亲朋好友出现巴金森病的早期症状,须尽快到神经科或神经外科就医,因为巴金森病不同于失智症,巴金森病可透过药物及深脑部刺激手术治疗延缓症状恶化,改善病友的生活品质。

纸卷穿过绳子,最快穿完的队伍就能获胜!」除了巴金森讲座,社区医学中心团队还带领老人家以游戏,借由促进长辈卯足全力高下气氛训练他们的专注力、反应力、并维持手部粗细动作,活泼的游戏已是社区关怀据点延缓老人失能及老化常见的团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