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以生物制剂治疗 盼纳健保给付

感染性葡萄膜症状结膜炎很像,常被误诊。图为医师病患诊治眼疾(许淑娟医师提供)

一名有自体免疫疾病的30多岁男性,由于眼睛红一直以结膜炎治疗,但经数个月仍未见改善,后来到才确诊是「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眼科医师表示,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一开始的症状跟结膜炎很像,常被误诊延误治疗,也因而位居已开发国家致盲排名第三名的眼疾,目前对于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已有生物制剂可治疗,能避免传统使用类固醇治疗所导致的骨松及肥胖等副作用,唯目前健保尚未纳入给付,医师吁勿让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成为眼科的孤儿病。

高雄荣总眼科部主治医师许淑娟表示,葡萄膜由前向后分三部分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其为眼内具致密血管的组织,一旦发炎,便可能造成角膜视网膜视神经的损伤,若未能适时治疗恐因而丧失视力;其又可以是否遭到感染,区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葡萄膜炎。

许淑娟指出,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有5~6成的原因不明,有些与体质有关,尤其是有自体免疫疾病的病患,包括僵直性脊椎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人类免疫缺乏病毒感染等;由于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症状表现多以眼睛红、痛来表现,很多被误诊断为结膜炎,一开始以类固醇治疗会有些效果,但到后来问题仍然没有改善,最后才确诊并正确用药,治疗时间往往因而延误,也增加了失明的风险,不少病患到院时,症状都已非常严重。

目前对于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治疗,以类固醇及传统免疫调节剂为主,许淑娟表示,使用类固醇会有高血压、骨松、肥胖及精神问题等副作用,小孩则担心会抑制生长,而传统免疫调节剂对肝、肾都是负担,且会影响造血功能,事实上,现行已有生物制剂可使用治疗,副作用均较类固醇及传统免疫调节剂低许多,但尚未纳入健保给付,病患两年下来,需自付百万以上。

许淑娟强调,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在台湾的新发生率为每十万中有100人、亦即23000人,人数虽然不多、群组小,但病患状况往往都相当严重,目前对于免疫风湿疾病,健保已给付生物制剂,希望健保能看到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病患的需要予以给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