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异肤治疗 生物制剂纳健保

异位性皮肤炎病友饱受皮肤搔痒之苦,病灶遍布全身几乎「体无完肤」。(病友陈小姐提供)

全台有将近40万名异位性皮肤炎患者,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儿童和青少年。医师指出,传统治疗效果佳但并非人人有效,加上家长担心副作用,因而中断治疗,其实近年来已有不少新药,为治疗带来新突破,例如生物制剂可阻断发炎物质,从根本阻断异肤病灶,过去健保给付仅限重度成人患者,今年8月起将放宽条件,青少年和成人中重度患者都受惠,鼓励病友再给自己一次机会积极治疗。

台湾儿童过敏气喘免疫及风湿病医学会秘书长姚宗杰指出,异位性皮肤炎不仅影响外观,更会影响身心发展,尤其青少年正是注重外表的年纪,异肤患者夏天不敢穿短袖短裤,更别说下水游泳,因为外观问题而不容易交朋友,也因为病灶搔痒而影响睡眠品质,耽误课业表现。

姚宗杰分享,一名17岁少女受异肤困扰十多年,因为长期使用类固醇,身高145公分、体重80公斤,不仅对治疗失去信心,家长甚至担心医师会偷打类固醇,而不让她继续治疗。尽管姚宗杰费尽唇舌向少女说明其他治疗方式,但少女后来还是没有回诊,让他不禁感叹「一个疾病不仅影响外观,也让患者对医护失去信心!」

姚宗杰指出,青少年异肤患者治疗可说是「难上加难」,首先是皮肤严重发炎,患者忍不住搔抓,造成更严重的发炎,陷入恶性循环;另一难处是青少年用药顺从度较差,很难按时用药,尤其不同部位需要不同外用药物,使用频率也不同,对于忙于课业的青少年是一大挑战。另外,医师用药也要避免影响发育,例如长期使用类固醇可能导致长不高、变胖,长期使用免疫制剂也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发育。

「这几年异位性皮肤炎治疗已经有所翻转。」姚宗杰指出,无论是外用、口服或注射药物,近年来都有不错的新药问世,尤其是近年来引进生物制剂,可精准阻断造成皮肤发炎的物质,从根本改善病灶,国内已于2020年5月起开放12岁以上青少年自费使用。根据国内经验发现,青少年异肤患者使用生物制剂1年后,8成以上患者皮肤病灶有大幅改善(改善面积达75%以上),有4成患者皮肤几乎完全康复,且几乎没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