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肠炎无法根治 盛行率14年增5倍 国卫院发现治疗新契机

国家卫生研究院团队研究肠道菌相当多年,发现发炎性肠道疾病治疗新契机。右起为国卫院院长梁赓义、免疫中心副研究员高承源、博士后研究员张程翔。(国卫院提供)

现代人生活型态改变、饮食习惯西化,台湾的发炎性肠道疾病病例不断上升,且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国家卫生研究院团队研究肠道菌相当多年,发现特定基因有控制肠道上皮屏障健康与肠道微菌丛平衡的功能,并筛选出可能可以抵抗肠炎的菌种,可望运用于改善肠漏症及肠道发炎相关疾病,盼能减轻患者生活及医疗财务的长期负担。

发炎性肠道疾病(IBD)包括溃疡性肠炎、克隆氏症两大种类。国家卫生研究院免疫医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高承源指出,发展中国家因为饮食习惯西化,IBD发生率和盛行率急遽窜升,而已发展国家由于缺乏可根治的药物,IBD盛行率也居高不下。

在台湾,发炎性肠道疾病患者数持续上升。根据统计,溃疡性肠炎盛行率从2001年的每十万人口2.1人,到了2015年为每十万人口12.8人,14年间增加了5倍之多;而克隆氏症盛行率也从2001年的每十万人口0.6,增加为2015年的每十万人口3.9人。

由于尚无可根治的药物,目前针对发炎性肠道疾病只能减轻症状或控制复发。高承源指出,即便接受手术治疗,仍有机会复发,还需要服药控制,长期对于患者带来庞大的生活及医疗财政负担。且发炎性肠道疾病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代谢症候群、神经与精神性疾病等共病机会较高,可预见将会对健保支出造成冲击。

近年来大家逐渐了解肠道菌丛在人体内扮演重量级的角色,总重量不到0.2公斤,总菌数却比全身总细胞数还多,默默地影响身体健康与生理平衡。高承源团队研究肠道菌相多年,发现双特异性去磷酸酶六(dusp6)基因有控制肠道上皮屏障健康与肠道微菌丛平衡的功能,并筛选出可能可以抵抗肠炎的菌种,可望运用于改善肠漏症以及肠道发炎相关疾病。研究成果已于去年(110)11月发表于《Cell》系列国际知名期刊《Cell Reports》。

研究团队自2012年起便利用dusp6基因敲除小鼠进行肠道菌相研究,发现缺乏dusp6基因的小鼠大肠上皮细胞上微绒毛生长增加,有较强的大肠上皮紧密连结与屏障完整性,进而对于小鼠结肠炎产生保护作用。运用次世代定序转录体学与磷酸化蛋白质体学等多体学技术和细胞分子生物学分析,发现缺乏dusp6基因抑制了肠道上皮细胞的糖酵解路径,同时提升脂质的利用,造成粒线体耗氧率提高,维持肠道中的极低氧环境,能够保持绝对厌氧菌的含量,维持了肠道微菌丛的平衡。

针对dusp6基因敲除小鼠具有较能抵抗肠炎的上皮屏障和菌丛,尤其是能够保留绝对厌氧菌的特点,研究团队进一步将dusp6基因敲除小鼠的肠道菌丛转殖到一般小鼠上同样较能够抵抗肠炎发生,接着利用微生物体学与培养体学分析方法,在菌丛中筛选出一株Duncaniella属的全新肠道菌种NHRI-C1-K-H-1-87,并证实这株NHRI-C1-K-H-1-87细菌具有减缓肠炎的作用。

越来越多证据显示,肠漏和肠道微菌丛失衡与相当多的疾病有关。高承源指出,借由这项新发现,不论是透过肠道微菌丛从基因调控上着手,或是利用单一株细菌作用,都可望为治疗或预防发炎性肠道疾病带来新契机,在相关疾病的研究与治疗拥有强大的可塑性与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