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糖教室-循环经济、新农业 建立新土地文化

产官学界大集合,为台湾农业永续献策发声。

面对全球能源耗竭与气候变迁危机,循环台湾基金会董事长黄育征认为,在现存的经济模式里,任何促使经济成长的活动都会造成环境资源的耗损。

黄育征回顾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循着线性经济和惯行农业的生产模式发展,至今将近两百年。但凡是生产,必产生能源耗损,倘若无法跳脱出这个模式的舒适圈,那么人类的经济发展与永续环境目标,永远是背道而驰的角力两端。

尤其台湾的经济发展,高度仰赖进口资源与低制造成本的代工产业,面对资源耗竭的风险特别高,值此全球能源耗竭与气候变迁的危机时刻,台湾加速产业及能源转型已刻不容缓。

他呼吁台湾应尽速发展「循环经济」与「新农业」。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系统性合作、高价值循环、产品服务化的原则上;新农业则是透过效法自然的智慧发展出食材之外,还包含生质材料、医疗保健、仿生技术等更多的材料应用,逐步建立起与环境永续共存的新土地文化。

中兴大学森林学系特聘教授柳婉郁观察,半世纪以来,由于国际化,许多大型跨国企业在商品制造过程产生大量的碳排放,碳足迹遍布全世界,为了回应当代的气候变迁与绿色趋势,现在许多企业开始纷纷做出改变。

与台湾科技产业习习相关的苹果公司,已经立下2030年整条生产供应链要达到碳中和的目标,从包装采用再生与纤维包材,投资美国森林、使用美国境内生产的材料,以及使用可再生能源等,逐年降低生产部门的排碳量与碳足迹。

柳婉郁进一步解释,农业、林业还有土地利用,是达成碳中和的重要角色,全球已逐渐重视「自然为本解方」,利用自然碳汇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CP值来看,种树的成本和效益远大于种电。

国发会今年3月底公布「台湾2050净零排放路径及策略总说明」,其中提到自然碳汇,农委会以全台80万公顷农地,每吨50美金来估算碳汇,预估每年可产生75亿元的产值。

台湾要如何创造自然碳汇?永丰余学院院长何寿川认为可从增进土壤中的有机质做起,农委会林业试验所所长曾彦学则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城市建筑物可在屋顶或阳台种树,变成「空中森林」,当建筑一栋栋盖起来,就变成城市森林,增加碳汇。第二,经营「林下经济」,把农业放进森林,增加森林碳汇。第三,竹子生长快速、轮伐期只要四年,固碳容易,未来可于全台北中南东建立研究服务中心,推广竹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