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辅助教材乱! 每年近200件申诉 逐一金额上看数十万

近年教育部推动如12年国教新课纲、考招新制多项重大政策,使许多家长心急如焚,担心孩子无法跟上趋势,为了补强子女的课业,许多人会寻求坊间复合型辅助教材。(报系资料照)

近年教育部推动如12年国教新课纲、考招新制多项重大政策,使许多家长心急如焚,担心孩子无法跟上趋势,为了补强子女的课业,许多人会寻求坊间复合型辅助教材,但消费争议日渐增生,据统计,2016年起每年均有上百件争议,且金额动辄上看数十万元,受害家庭更多是新住民或弱势家庭等。

据地方政府消费保护官反映,教材业者常以偏远地区或弱势家庭为行销对象,劝诱家长购买长达数年高价教材,但契约往往不尽详实,甚至没有退费条款,部分更涉嫌诈欺。

样态包括自称服务公职、假藉公益或专业人士等名义,使家长误以为是相关机关所合作、推荐或补助经费教材,强调比补习班便宜,还有课程咨询服务,强化家长对教材的期待,使其冲动而购买,但往往咨询还要额外付费,宣称教材均配合12年国教新课纲,但实际可能为已过时版本,如强调可以优惠价购得全年级(国小6年或国、高中3年)教材及课程辅导,却未告知通讯或访问交易之解约权规定;标榜可分期付款,却隐瞒实为向资融公司办理贷款。

行政院消保处参议萧素云表示,这些辅助教材厂商有严重的广告不实、契约揭露不清等问题,如果消费者签下资融公司贷款,就算要退费但资融公司仍会持续追偿,且受害者多为弱势家庭、新住民等,为导正交易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指定教育部担任「中小学学生课业学习辅助教材(含纸本及数位等模式)」的中央目的事业主管机关,除了订定定型化契约应记载及不得记载事项外,也要透过学校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