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逃漏税遭查获3万件 补税金额上看70亿元

财政部统计,每年查获的逃漏税案件超过3万件,补税金额达50~70亿元。(图/记者陈韦帆摄)

记者吴静君台北报导

财政部明(25)日将赴立法院财委会进行如何防堵意图规避洗钱防治与税赋专案报告,根据财政部统计,每年查获逃漏税案件约3万多件,补税金额大约在50亿元到70亿元。

财政部长苏建荣明日将到立法院财政委员会进行「如何认定并防堵意图规避洗钱 防制措施及相关税赋之作为」 专案报告。根据报告显示,财政部在去年完成「我国逃漏税态样分析报告」,大致分为两个方向

一,税捐逃漏案课税主体分,以营利事业逃漏税较多;按税目区分,以营业税逃漏金额最多,其次为综所税,逃漏税的样态以营业人逃漏销售额或者是单纯漏报为主。

二,实际上比较常见的手法,包括利用人头并且透过多样化的现金交易、利用假交易或造假的方式移动资产,虚列负债、漏开发票及无交易事实虚开发票等方式,像是设立国外纸上公司开立凭证请款,借以付款到国外或投资国外有价证券、购置国外的不动产的名义汇款出境

也常见到公司负责人为了隐匿营业收入或规避纳税义务情形,利用本人或者亲友的名义开设人头帐户逃税,并操控帐户间资金调度,也可能造成洗钱犯罪的行为。

财政部表示,这些案件都需要对人头帐户进行查核,以了解经常往来客户货款存入去向、采购货物劳务资金来源、公司开立支票或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比对签立合约人和资金支付人的关系,才可以核实认定是否构成逃漏税或税务犯罪的行为。

为了降低税捐逃漏及税务犯罪发生,确保国家税收,财政部近年努力精进各类税务犯罪的查核技术,以维护租税公平。根据统计,每年查获的逃漏税件数约3万件,补税金额约50到70亿元,这些若涉及以诈术逃漏税捐罪及侵占税捐最、教唆或帮助诈术逃漏税者,则可能会有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