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恶的平庸」揭橥者  Google首页涂鸦人物:汉娜鄂兰

▲14日Google引擎上出现的人物涂鸦,是20世纪最重要思想家之一的汉娜鄂兰,(图/翻摄自网路

国际中心/综合报导

10月14日Google搜寻引擎首页上出现的涂鸦,是一名伏案写作女子。她的名字是汉娜・鄂兰(Hannah Arendt,大陆译作汉娜・阿伦特)。她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更是关于极权主义的重要诠释者。今年10月14日,是她的108岁冥诞。

汉娜・鄂兰1906年生于德国犹太人家庭。1920年代大学博士班求学时期,她先后师事过两位存在主义大师: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与雅斯培( Karl Theodor Jaspers)。她甚至一度是海德格的情妇。但海德格后来支持纳粹、她却是犹太人,两人注定不会有结果。

为逃避盖世太保追捕,汉娜于1933年移居巴黎二战爆发后巴黎沦,她还一度被关进集中营。后来侥幸逃出,1941年跟母亲丈夫逃往美国。战后汉娜在大学担任教职,1951年出版她的第一部重要著作:《极权主义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本书主要分析对象是成为二十世纪人类政治灾难的「极权主义」(包括德国的纳粹主义苏联史达林共产主义)。

书中指出,极权主义是史无前例的统治形态。过去任何专制独裁,无论如何残暴,都没有像极权主义一般,把人区分成「理应消灭的人种阶级」,并且以「集中营」或「劳改营」为场所,进行集体的改造与屠杀。但极权主义的侵略性并非产生于对权力的渴望,只是出于意识形态的理由:希望让世界达到连贯一致,证明它各方面的意义都是正确的。此书在台湾发行中文版时,民主党党主席蔡英文曾为它作序

1960年,著名「纳粹刽子手」、犹太人大屠杀计划的主要执行者艾希曼(Adolf Eichmann) 潜匿阿根廷多年后,被以色列情报组织「摩萨德」的特工绑桇回以色列受审。汉娜・鄂兰以《纽约客》特约撰稿人身份,到法庭报导了这场审判,并且根据她的观察,于1963年出版了著名的《邪恶的平庸: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审纪实》(Eichmann in Jerusalem: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一书。

汉娜・鄂兰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后来广为人知的概念:「邪恶的平庸」(Banality of Evil,有人译作的「平庸的罪恶」),即指「因为不思考、无判断、盲目服从权威体制而犯下的罪恶」,也就是本性不坏的所谓助纣为虐者。

这些体制下的「罪恶者」,服从体制安排,默认体制本身所包含的不道德、甚至反道德行为,凭借体制来为自己的行为提供非关道德的辩护,以解除个人道德上的过错。「邪恶的平庸」因此被视为现代社会技术化、体制化下产生的一种由许多平凡人共同构成的一种「平凡人的共犯罪恶」。

直到今天,当人们讨论到如大屠杀等战争或体制上的罪行时,「邪恶的平庸」仍是最常被引用的论点之一。汉娜・鄂兰强调:「思考能帮助我们判断是非善恶,在紧要关头避免惨剧发生」。 据说,中华民国行政院长江宜桦,是研究汉娜・鄂兰理论的专家之一。

2012年,德国女导演格丽特‧冯‧卓塔(Margarethe von Trotta)完成了《汉娜鄂兰:真理无惧》(Hannah Arendt)这部电影 ,由冯‧卓塔的爱将芭芭拉苏可娃(Barbara Sukowa)饰演汉娜・鄂兰。 影片中大幅记述了当年艾希曼在以色列受审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