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乡愿景》日光小林村民 打造大武垅文化园区

日光小林社区居民成立大满舞团,希望透过舞蹈保存并传承文化。(日光小林社区发展协会提供/林雅惠传真)

民众体验日光小林居民的渔猎文化。(日光小林社区发展协会提供/林雅惠传真)

动员令

莫拉克风灾摧毁了旧小林村,搬到日光小林的村民,努力在新的土地上,注入大武垅族(Taivoan)的文化,村民开始唱起传统古谣,种植传统植物与作物,找回阿嬷的古早味,还有传统手工艺、祭祀空间等,让居住在日光小林的族人,可以有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让后代子女能够认识自己、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又肩负什么责任,而将日光小林打造成大武垅文化园区,是居民未来最大的目标。

小林村居民在莫拉克风灾后住进全新的永久屋,没人知道未来会是如何,只知道终于有个地方可住,这个新家就叫做「日光小林」。

走过莫拉克风灾

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大武垅族的文化特色,日光小林居民利用社区空间为场域,结合手机游戏及搭配社区游程吸引不同客群参与,也让更多有兴趣的年轻人投入,达到文化带动产业的目的。

房屋重建完成,居民们开始将大武垅族的文化,透过不同方式带入日光小林社区,开始学习唱古谣,因为每年都要回到原乡参与祭典,与祖灵共舞,如此祖灵才不会遗忘他们;妇女则是拿起针线学习刺绣,要为自己与孩子做一件大武垅的传统服饰,成为族人的骄傲。

居民把山上的传统植物移植在社区空闲土地上,学习植物运用的知识,让孩子深入了解母体文化,历经数年的时间,才好不容易把因风灾破损与断层的文化拼凑回来,成为社区发展重要的养分。

剧场表演传统祭典

这几年,社区透过公私协力方式,结合劳动部多元培力计划,将大武垅族文化复振累积转化为社区特色小旅行,青年团长王民亮协助推出台29线上唯一的大满剧场,用表演艺术分享族群传统祭典与传说故事;部落耆老罗潘春美重拾儿时记忆,教导手作传统美食─柴烧年糕,了解如何制作,达到食农教育目的。

原民工艺师徐大林则是传承手作传统猎具-鱼笱,不仅能学习竹编工艺,也学习里山倡议与环境教育,强调「抓大鱼放小鱼」;部落妇女刘丽玉使用在地食材,煮出满满一桌小林特色风味餐,并把自种姜黄的姜黄饭,梅子、鸡角刺入菜,搭配当季食材料理,透过饮食认识在地文化。当许多地方都在谈地方创生时,日光小林居民早已走在这条路上。

社区变游戏场域

今年6月,日光小林社区与创亿科研公司合作游戏开发,以大武垅族文化为核心,研发手机实境游戏,期望将社区打造成一个学习与游戏的空间,内容设计8个闯关游戏,分别在社区的8个地点。只要闯关成功,就可以在社区的日光厨房,换一份连名厨詹姆士都说好吃的姜黄臭豆腐。也会依季节推出不同的兑换品,可选择自行到社区体验,或是报名团客行程。游戏于9月测试,并从10月开始让游客体验。

「青年返乡」是许多地方面临的困境,但对原本就住在偏乡的青年而言,日光小林社区最想做的,就是设法留下青年一起发展出事业体后,再鼓励更多青年返乡,不让年轻人好不容易返乡后又因没工作而离开。

此外,日光小林社区于12月1日进驻高雄市美浓区烟叶辅导站-烟仕物所,规画贩售姜黄香肠、特色气泡饮等,并配合活动举办文化体验,带动游客参与,增加竞争力与销售额,期待未来让更多妇女有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