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恐龍滅絕禍首小行星 可能來自太陽系邊緣

66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终结了恐龙时代,四散的小行星碎片沉积在各地黏土层中,分析这些碎片的一项新研究指出,这颗小行星可能来自比木星更远的外太阳系。

路透社报导,这项研究今天发表于美国期刊「科学」(Science),主要作者是德国科隆大学(University of Cologne)地球化学家费雪-戈德(Mario Fischer-Gödde),他说:「源自太阳系边缘的抛射物决定了恐龙的命运。」

根据冲击体碎片组成成分,它是高含碳量的碳质小行星,或称C型小行星。新研究排除了冲击体是彗星,或者含碎片黏土层是因火山作用形成的假设。

地球白垩纪末期发生的撞击,在今日的墨西哥尤加丹半岛(Yucatan Peninsula)撞出宽180公里、深20公里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Chicxulub Crater),其黏土层富含铱、钌、锇、铑、铂、钯等金属物质,这些物质在地球相当稀少,但在小行星相当常见。

研究人员把注意力放在「钌」上面,具体而言,他们聚焦钌同位素在黏土层的比值,这个比值与其他已知碳质小行星相符。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rije UniversiteitBrussel)地科学家戈德里斯(Steven Goderis)是研究共同作者,他谈到钌之所以特别有用,是因黏土层的同位素特征几乎全由冲击体的钌组成,且钌的同位素组成能用以区别内外太阳系的物质。

根据费雪-戈德,这颗小行星在外太阳系形成后,可能向内迁移成为火星与木星之间主要小行星带的一部分,直到它不知何故往地球方向冲来,或许是受撞击所致。

费雪-戈德表示,所有落在地球的陨石都来自小行星带,是C型和S型小行星的碎片,所以结束白垩纪的冲击体「也是来自小行星带的可能性似乎最大」。

不过他也坦言,在比海王星更遥远的区域,古柏带(Kuiper Belt)和欧特云(Oort cloud)也存在许多天体,而人们「基本上还不太清楚这些天体的组成情况」。